<font color=red>笔趣阁</font>已启用最新域名:www.<font color=red>biquge001</font>.com ,请大家牢记最新域名并相互转告,谢谢!
<div class="adread"><script>show_read();</script></div> “哥伦比亚已成历史,索尼并非白武士。”——《洛杉矶时报》
“好莱坞帝国落幕,电影股下跌三成。”——《华尔街日报》
虽然索尼和明大集团等做得隐秘,但美国无孔不入的记者们还是收到了哥伦比亚被拆分的消息。一时间美国相关上市电影公司的股票大跌,连带幕后母公司股票也被影响,整个道琼斯指数也下挫几百点。尤其刚刚上市的新线电影,甚至跌破了发行价,成为‘鸡’肋一般的股票。
当然,也有财务颇为可观的电影公司,比如帝皇特效与漫威影业。身为《蜘蛛侠》的制作方与版权拥有者,两家公司颇受粉丝喜欢,可惜二者都不是上市公司,也没有上市计划。
《蜘蛛侠》在北美上映两周,票房突破六千万美金,依照此趋势,在四周内票房过亿不是问题。而环球发行的《蝙蝠侠》虽然晚上映一天,但首周就井喷破三千万,获得票房冠军。次周更是后来居上,获得总票房七千万美金。其中《蝙蝠侠》的导演提姆伯顿功劳不小,其在好莱坞有鬼才的称号,是新一代导演中的佼佼者,蝙蝠侠中浓郁的哥特风格深受影‘迷’的追捧。
“给我八点的《蜘蛛侠》票,然后十点半的《蝙蝠侠》票。”在各大电影院,影‘迷’们并非那部电影的死忠,往往都是看完其中一部,再去看另外一部。
“《蜘蛛侠》看动作,《蝙蝠侠》看科技。”这是看完两部电影的影‘迷’说法,众口一词。至于剧情,拜托,谁还管剧情。
两部漫画英雄电影在荧幕上首次‘交’锋,让影‘迷’们爽到爆的同时,也不免遗憾。蜘蛛侠与蝙蝠侠的漫画粉丝开始讨论谁更厉害,以及各自的漫画宇宙。
第四周,在你追我赶的情况下,《蝙蝠侠》的票房达到一亿三千万,《蜘蛛侠》也达到了一亿一千万。这个成绩让漫威影业开始了提前庆祝,总投资不到五千万美金的《蜘蛛侠》,仅北美市场就收回成本并获得利润,打响头炮。相反《蝙蝠侠》就不那么开心了,因为它的投资是八千万美金。
当然,这只是首轮放映,后面还有美国广大小镇的二轮放映和三轮放映,上映时间可能长达半年甚至更多。最后才是录像带发行销售出租收入,还有电视转播权的收入。
“各位,这个票房收入你们很满意吗?”杨守礼看着下面掩饰不住笑容的高管,面无表情。“我们与《蝙蝠侠》还有两千万的差距,电影还未下画,现在庆祝是不是太早了。”
“杨先生,对方实力不俗,如今我们已经算平手了。”一名高管说道。环球的发行实力超过哥伦比亚一大截,投资多出三千万美金,还不算后面追加的宣传费。而导演又是声名鹊起的提姆伯顿,能有如今的票房收入,不管是索尼哥伦比亚,还是漫威,惊奇,都很满意现在的结果。
而最满意的恐怕就是惊奇漫画了,除了从漫威影业中获得可观的利润分成之外,线下的漫画销售收入也有很大增长。惊奇除了继续连载《蜘蛛侠》的漫画之外,还再版发行了之前的漫画合订本。
杨守礼紧紧的盯着这名高管,直到对方坐立不安。才开口:“我要的不是平手,而是胜利。不管是环球,还是提姆伯顿,哪怕它是蝙蝠侠,在漫威的崛起之路上,我都要把它踢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