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下的路坑坑洼洼,杨萍躺在拖拉机里颠簸来颠簸去,到达医院的时候人已经不行了。
“杨萍觉着是家里人将她害死的,所以回来闹腾了么?”
杨辰辰点了点头,“嗯,据说是这样的。”
“这件事并说不通,这件事怎么算都有二三十年了,如果真是杨萍的鬼魂在闹,也不至于现在才闹。”
“我也不懂,找的高人说是杨萍姑姑。你和顾小沫不是懂这方面的事情么,所以我想请你们去看看。”杨辰辰期盼的眼神落在了我的身上,我犹豫了一会儿才说,“辰辰,我不懂抓鬼捉妖的,你也知道我就是一个入殓师。”
杨辰辰点了点头,“我也知道自己可能是强人所难了,每次我找你总没有什么好事。”
见她这样,我又不忍心,立即说,“我给你问问顾小沫吧。”见她答应,我给顾小沫打了个电话,顾小沫一听有事情做连忙问我在什么地方,说是要赶过来。
我将地点发给了她,不过十来分钟顾小沫就已经推门进来,杨辰辰连忙冲着她招了招手,“顾老板,这里!”
顾小沫三步并作两步走了过来,坐在我身边,自己倒了一杯啤酒说,“渴死了,你们在聊什么?”
我简要的将杨辰辰说的话说了一遍,顾小沫的表情很沉重,末了又看着杨辰辰问了一句,“死在你大伯母手上的人不止一个吧?”
我跟杨辰辰都愣了一下,杨辰辰又垂着眼说,“我的二奶奶,也就是大伯母的婆婆也算是……”
说起杨辰辰的大伯母,杨辰辰似乎有说不完的话。杨辰辰小的时候二奶奶经常去她们家,当然得益于两家都在一个村子,总的来说也没有几步路。
那时候二奶奶年纪大了,但是在家里也是要做事的,自己的衣服坏了也要缝缝补补。被子也不像是现在这样都有被套,被套一套就万事大吉。那时候农村的被子都是要两块布,一块被里、一块被面,要用针线给缝到一起。二奶奶老的连针都穿不了了,每次要缝缝补补的时候就拿着针线来杨辰辰家,让杨辰辰给多穿几根针线。
杨辰辰的奶奶时常会给二奶奶一些吃的,二奶奶通常都舍不得吃,不论什么东西都想装进口袋里。
杨辰辰愣了一会儿似乎是想起了什么,低声说着,“有一种吃的东西是油炸的,我们那里叫馓子,那一回奶奶给二奶奶拿了一些,二奶奶没舍得吃就往口袋里塞。奶奶说你吃了再回去,二奶奶摇了摇头说要留着慢慢吃。奶奶让我给二奶奶找了张纸,给馓子包了起来给二奶奶带回家了。”
为什么会记得这个场景?
杨辰辰说二奶奶在家里根本就吃不饱,有一回她和奶奶去二奶奶家里玩,那时候锅里的饭才煮好,菜还没有做。二奶奶饿得慌,就拿了只碗盛了一点白米饭回到房间吃两口。
当时的杨辰辰不明白,没有菜的饭怎么吃得下去呢?当然年幼的杨辰辰自然是没有敢问,而是默默的站在奶奶的身边看着二奶奶吃着干巴巴的白米饭。
正吃着呢,儿媳妇张翠翠就走进来一把夺过二奶奶手里的碗,恶声恶气的说她是个饿死鬼,菜都没有烧呢就等不及了。
杨辰辰的奶奶看不过,说了张翠翠两句,张翠翠自然是巧言善变,但是那碗饭就扔在了床头的柜子上。张翠翠出去之后,杨辰辰奶奶将那碗白米饭又端给了二奶奶,让二奶奶再迟一点。
二奶奶不断的抹着眼泪说不吃了,真就再也没有吃。
那个时候尚且还年幼的杨辰辰听奶奶和二奶奶聊天,这才知道晚辈们来看望二奶奶带来的营养品都被张翠翠收走了。一天只有三顿饭,饿了也没有什么东西能充饥,所以二奶奶饿得发慌白米饭都能吃得下去。
正因为知道二奶奶的遭遇,所以奶奶给二奶奶包油炸馓子的情景会记得那么清楚。
“你二奶奶是怎么死的?”顾小沫平静的问,对于这些小事似乎并不在乎。
杨辰辰愣了一下,“对不起,我扯得有点远了,但也只是想告诉你们大伯母是怎样的一个人。二奶奶是在河边洗衣服的时候滑了一跤,大伯和大伯母并没有带二奶奶去医院看看,第二天的时候发现二奶奶死在了床上。当时就匆匆忙忙下葬了,也没有来法医查一查究竟是怎么死的,但二奶奶那天摔跤的时候被村里的人瞧见了,自然是知道二奶奶是怎么死的。”
顾小沫沉默了很久才说,“你二奶奶死了多少年了?”
“也有十多年了。”
“你那个短命的姑姑也死了将近三十年了吧?”
杨辰辰茫然的点了点头,顾小沫叹了一口气说,“若真的是闹鬼,应该不是你的姑姑和二奶奶。”
“那又会是什么东西?”(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