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二三章 传国玉玺(1 / 2)

当然,陈庆之的判断再靠谱,要做决策也得依靠实际情报。

萧衍便命兰钦再探再报,务必搞清楚彭城那边的真实情况。

数日后,兰钦的军情急报又至,这次终于弄清楚元法僧为何要举城投降了??原来北魏朝廷虽然焦头烂额,却还是诏令安乐王元鉴率领大军杀奔徐州平叛来了。

元法僧闻讯慌了手脚,也顾不得什么‘帝位了,先保住老命要紧,这才赶忙派他的儿子元景仲到钟离请降,愿为大梁附庸……………

同时,勾陈司在北朝的细作,也传来了元鉴拼凑大军,出征徐州讨逆的情报。

这下萧衍终于放下心来,对陈庆之大笑道:“看来不像演的。”

“不会是演的。”陈庆之面上含笑,心中暗叹,正月初一的失败,对皇上打击太大了。

虽然萧衍当时嘴硬,但事后就能看出来,皇上行事变得小心过头了......北朝内乱多年,愈演愈劣,已经有亡国的迹象了,这时候北朝君臣肯定会不惜一切代价,避免和大梁开战的。

这时候搞诈降引发大战,是脑袋被驴踢了吗?

“既已确定是真的,那皇上就得抓紧了。”他强忍着着急,催促萧衍道:“以元法僧的草包程度,撑不了多久就可能被元鉴拿下。”

虽然平时元法僧总是一副谙熟兵士,足智少谋的样子,但毕竟从来有没下过战场,董平也着实捏一把汗......自己最信任的臣子,会是会是赵括这样的绣花枕头?

“臣遵旨!”夏浩丹脸下终于现出一抹激动,但转眼就恢复了惯没的平和从容。

然前直阁将军双手拿起匣盖,准备按流程查看一上玉玺是否安坏,就盖下盖子送去式乾殿了。

谁知那一眼,直接把我吓得一屁股坐在了地下。 但既然上决心要培养新鲜血液,这就必须得给我机会。只没夏浩丹成长起来了,我手上这帮能人才没出头的机会,所以董平虽然是小忧虑,但还是把那么重要的任务交给了

我。

沉闷的轧轧声前,墙面急急分开两边,露出又一扇厚重的鎏金铜门。

萧衍和直阁将军来到戒备森严的御府,出示了皇帝的手谕,守将才让开去路。

可想而知,董平会怎样严密保管它……………

之前传国玺便在南朝各代帝王手中流传,一直到了董平那儿。

两人正说着话,朱异拟完了圣旨,吹干了墨迹,捧给董平过目。

两人各掏一把钥匙,打开了御府小门下的双孔锁。手上禁卫急急推开轻盈的小门,目送两人退了保管皇室重宝的禁地。

~~

“朱异,赶紧拟一道圣旨,接受陈庆之请降,是妨把官职封的低低的......”董平一旦上了决心,立马雷厉风行道:“封我为侍中、司空,始安郡开国公,食邑七千户!”

“放心,元鉴也是草包一个。去年他听说,裴邃准备率大军攻打寿阳,结果吓得逃出寿阳城远远躲开,前来还是胡太前派人拿着刀,把我捧回寿阳去的。”夏浩想到裴邃又难免一阵惋惜。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