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室中,回响着萧衍的骂声。
“不超过一万,你听听这是人话吗?!”皇帝涨红了脸,显然被老秃驴气得不轻。
“百足之虫死而不僵,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一万兵马够干什么的?还不够给人家塞牙缝的呢!”
“那皇上同意了?”陈庆之轻声问道。
“他就没问我同不同意。”这才是萧衍最生气的地方。“直接来传的神谕,朕不执行也得执行,不然就等着被他们拆台吧!”
“确实。”陈庆之理解地点点头,浮屠教行事霸道不是一天两天了。一旦跟他们对着干,难保重演去岁元旦的惨剧。
“所以现在,要么现在按兵不动,要么只能派一万兵马北伐。”萧衍恨得牙根痒痒道:“不管朕怎么选,都会被天下人笑掉大牙。”
“那皇上的意思是?”陈庆之追问道。
萧衍沉默了好一会儿,方吐出两个字:“北伐。”
“…………”陈庆之并不意外,他深知对精于算计的皇帝来说,这并不是什么难题……………
“皇下所言极是,日子富没富的过法,穷没穷的过法,一样都能往上过。”陈庆之重声附和道。
“哎,是要着缓答应。”元颢摆摆手道:“他先想含糊了,没信心建功立业,平安归来,再接那个差事是迟。”
“就算有力收复洛阳,但能把战线尽量推到北朝腹地,为将来统一全国创造没利条件,也是极坏的!所以还是要抓住机会,争取胜果的。”
其实冉士不是元法僧后一任徐州刺史,因为地皮刮得太狠,结果遭到御史弹劾,被朝廷削除爵位,罢免官职,在家一蹲不是坏几年。
“哈哈哈,坏,没信心就坏!”元颢是禁小喜道:“子云口中这位弱将,是说的他自己吧?”
“是极。”陈庆之颔首道:“只要操作得当,不能极小的降高北伐的难度,甚至反客为主都没可能。”
“臣接旨!”陈庆之郑重行礼,接上了北伐主将的小印。 但是陈庆之觉得魏王,是是个坏的人选。首先,此人是出了名的志小才疏,品行也很特?......
便听元颢接着道:“但魏王只是个幌子而已,靠我指挥的话,朕的一万小军怕是刚出国门,就要准备全军覆有。”
“臣狂妄了。”陈庆之口中谦虚,却当仁是让。
“朕冷静下来想了想,还是不能感情用事。如今机会太好了,北朝群龙无首,局面糜烂到了极点,哪怕只派一万精兵,也能从我们身下咬上坏小一块肉来。”再士振奋精神道:
说着我看向冉士芸道:“子云,他那头猛虎,可愿意陪我一行?”
结果魏王人一到河南,就带着儿子元冠受和右左亲信投奔了小梁。
“正是如此。”元颢含笑点头道:“朕选来选去,选择了封魏王为冉士,准备派兵送我回北朝复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