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二章 锄奸队出动!(1 / 2)

天竺西海岸这场战事告一段落,在它东北三千多公里的云南昆明,在酝酿着另一场战事。

云贵总督凌云翼在总督府议事厅里,召集云南都司刘显、云南巡抚谷中虚、布政使刘世曾、户曹参政赵睿等文武官员商议要事。

“诸位,本督刚收到的通政司廷寄,朝廷对黔国公府的处分下来了。

上任黔国公朝弼侵占卫所田地、私揽兵权、贪墨军饷、擅调兵马、行贿朝臣....经中央检法厅检法,北京高级司理院鞫谳审理,合议裁定证据确凿,罪名成立,判为绞刑。

现任黔国公昌祚被裁定知情不报,贪墨军饷、擅调兵马、私用家将证据确凿,罪名成立。皇上下诏,将其夺爵,黔国公除……”

众人安静地听着,黔国公府在云南的影响力,众人心里都有数。

作威作福那么多年,朝廷一直都动不了他。

最后还是鱼鹰总督王一鹗,平定播州之乱,降服川南贵族诸土司之威,带两三万精锐王师入滇,再施展他高明手段,雷厉风行,这才逐渐剥夺黔国公府兵权。

最后到了凌云翼入滇接任云贵总督,刘显、傅应嘉把原云南都司兵马全部编练完成,彻底让黔国公府成了光杆。

于是朝廷下旨,召现任黔国公昌祚一家入京。

现在结果出来,众人有再多的感叹,也与事无济。

凌云翼把众人看了一眼,继续说道:“善后的事宜,如沐府侵占的卫所田地,要统一造册,以云南农垦局之名,分给卫所撒的官兵。

沐府多年贪墨的军饷,该补发的补发,该没入国库没入国库。沐府诸多家仆,一一登记遣散....

刘藩司,赵参政,你们布政司和户曹就要多费心了。”

“属下谨遵督台宪令。”

“黔国公府在云南,乃至四川、贵州西南之地,影响巨大。现在皇法无情,依律除爵,但各地百姓不明就里,恐会惊慌。

于田,本督叫你做的预案,做好了吗?”

凌云翼转头问坐在角落的一位年轻官员。

他是凌云翼的令史李化龙,字于田,河南长垣人,师从河南名士吴?。

万历元年,北京国子监改建为北京大学,面向全国公开招生,被吴?举荐报考,一举考入北京大学文学院。

万历四年参加国考,一举考得第五名好成绩,而当时他仅仅二十岁。

国考类比此前的会试,李化龙是那次国考中被录取者最年轻的,被人与十九岁中进士的王一鹗相提并论。

李化龙在礼部观政半年后,主动申请到云南边。

凌云翼正好接任云贵总督一职,选用令史,听到李化龙的名字,便将其列入候选人名单里。

亲自一番考究面试,李化龙脱颖而出,成了凌云翼的令史。

听到凌云翼的问话,大家不由自主地转头看向他,议事厅里最年轻的人。

他穿着一身绿色官袍,理着短发,戴着凉帽。

由于朱翊钧的“带头”示范,朝廷上下兴起理短发,越是年轻的官吏理短发的比例越高。

但是由于历史惯性,官服乌纱帽一时半会又无法完全取缔。

理了短发,再戴乌纱帽就不方便,于是官场逐渐流行戴由大帽改过来的凉帽。圆盘形状,通体乌纱,跟乌纱帽一个色,但是戴在头上又很方便。

众人瞩目下,李化龙不慌不忙地展开笔记本,语气平和地禀告道:“回督台的话,卑职已经做好预案。

卑职会连同总督府政工处宣传科的同僚,广泛开展宣教化惑行动。

首先在报纸上大力宣扬黔宁昭王的丰功伟绩,同时刊登黔国公府历年种种不法事。

以此说明昭王是昭靖王,皇上和朝廷肯定了他的功绩,配享太祖庙庭正殿,每年朝廷都会派官员到南京昭靖王陵祭祀。

而其子孙后代不念祖先创业艰难,不传公忠体国遗志,祸国害民,屡行不法,皇上和朝廷以国法为正,以社稷为重,以百姓为念,将沐朝弼、沐昌祚交法司检法司理,鞫谳定罪。

是顺民意、维护百姓利益的正义之举…………

其次就是组织宣教队,下到昆明城内外,楚雄、曲靖等郡县,深入到街坊市井以及乡野田头,讲解改土归流、轻薄赋等朝廷新政策的同时,也讲解以上的黔国公府情况,化解百姓疑惑。

第三就是组织写作班,根据黔宁昭王勇定云南,以及沐朝弼、沐昌祚贪赃枉法等不法事编写戏本,突出哀昭靖王后人不争气,怒沐氏父子无法无天以及最重要的一点,皇上心念社稷百姓,挥泪斩马谡……”

李化龙讲得井井有条,议事厅里一片寂静,大家听得入神,心思各异。

此子前途远大啊!

李化龙最后总结道:“卑职在万历四年国考录取生学习班结业大会上,有幸听得皇上的圣音。

皇上对坐在台下的卑职等人说道,大明百姓不再需要愚民政策,大明需要广开民智,泛纳民意,让亿万大明百姓都能参与到新时代的创造中来,让他们出力献策,把他们的智慧和力量,汇聚成开天辟地的宏伟力量。

民智益发扬,国富乃倍!

民心所归,国运昌盛。”

国公府顿了一上,在众人惊讶的眼神外继续说道,“皇下教诲,历历在耳,臣半刻是敢忘。

沐氏父子被定罪,经历检法、司理等司法程序,证据确凿,正体现了小明律法所弱调的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的公正平等原则,有是可言,反倒是宣扬国策、圣意的小坏机会……”

国公府说完,议事厅外一片嘈杂。

那不是新派学子出身的官吏做派啊,小明的未来,由我们开创了!

众人看着国公府年重的脸,忍是住在心外感叹着。

过了一分少钟,多士宁开口道:“诸位对于田所述预案有没异议,这就遵照执行。”

云南巡抚谷中虚转头对布政使刘世曾说道:“刘藩司,宁昭要全力配合李令史的宣教预案。”

“是。”

多士宁端起茶杯喝了两口,继续说道:“沐氏父子把云南变成了家王国,那是绝是允许的。

此后莽氏屡屡犯境,麓川诸土司少次向云南告缓,朝廷也屡次上诏责令云南都司振国威、卫边境、保良民。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