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章 远方来信(shang)(1 / 2)

第一百四十章 远方来信(上)

“疼得厉害吧!等下我去煮个鸡蛋给你敷下。 ”馒头有些心疼的瞧着嘴角还留着血迹的黄菊英。 董明珠那两巴掌打的也太过火了,既然好心的救了人家,怎能下如此重的手?

现在已改名叫喜恩的黄菊英微微颤抖着身子,她遮住自己半边脸,轻轻地咬着嘴唇,坚强地道:“没事,奴婢没事。 ”

听她自称奴婢,馒头微微一怔,从袖筒里掏出刚才董明珠逼她签下的卖身契,在她面前撕了道:“我又不要奴婢,这银子就当我送给你如何?”

黄菊英摇摇头:“这可使不得。 ”

“有什么使不得?这卖身契我已经撕了,你也是自由身了,还是回去吧!你不说你还有一家子的弟妹么?”

馒头的建议听在黄菊英的耳朵里只有恐惧,她拼命地摆着手,满口拒绝的道:“不!不行!若是董小姐知道了,我一定活不了了。 ”

双眼中的恐惧,深深地印在馒头的心中。她就像只受伤的狗儿一样,尽量地蜷缩着自己,已经不能再小了,她还是尝试着蜷缩着自己的脚趾。

两巴掌,居然能让一个读书人家的女子瞬间怕成这样。 馒头伸出手想去安抚着她,却不想她却害怕地躲到了一边。 馒头轻轻地叹了口气:“你不用怕。 有我呢!”

这句话她说的毫无底气。 在别人的眼中,董明珠是总兵大人地女儿。 而她不过是延绥镇一个军官的家眷,贵为总兵千金的董明珠怎么会听她的。 连她自己都不能说服,怎么说服别人呢?

她无奈地摇摇头,想着过几日再去跟董明珠说说,放这个姑娘回家吧!

“太太,你就收下我吧!要不然我一家子弟妹都活不下去了。 太太,您的大恩大德。 我一辈子都忘不了。 ”突然,黄菊英就着马车中跪在了馒头面前。 漂亮的凤眼含着泪水,恳切的乞求着。

馒头哪里受过别人这么大地礼,她忙搀着黄菊英,让她坐起来,却扭不过她。

“你别这样子。 我家小,根本就用不着丫鬟。 自己就能做些针线活,帮别人缝缝补补也能活下去。 何苦给人做奴婢呢?”

跟周家在京城那几日,她亲眼见到做下人的有多不容易,好好地人谁愿意做下人呢?

“太太。 ”黄菊英不住的磕着头,痛哭着道,“您就留下我吧!我什么都会做,您千万别赶我走。 ”

“不是说我赶你走。 只是,你还有一群弟妹,没了你的扶持。 他们怎么过日子?你也该为他们想想。 ”

馒头诚心地说道,自己只能救她一个人,难不成还要把她的弟妹们都接到家里来?怕是大哥的那点军饷也不够啊。

黄菊英抓住馒头的裙摆,幽幽地哭泣着,悲切地道:“能少一个人的嚼头就便是好地。 我若是能在外面做事,还可以补贴他们几个钱。 我一个人卖身。 吃苦就好了,不想带着弟妹们也受苦。 只盼着大弟能用功读书,日后考取功名,也算得上功德一件。 ”

“那不如这样,你每个五日来我家中教我认字可好?”馒头沉思着开口道,“我不给你钱,只舍你一些面可好?”

要帮助黄菊英,粮食怕是最重要的。 延绥的粮价变得厉害,在这种寒冬,一两银子也就是买平日了一半的粮食。 这对钱财紧张的人家来说。 却是一件大事。

“太太……”

馒头打断了黄菊英的话。 轻声道:“我知道你的意思。 只是我家真的不需要丫鬟,大哥现在不在家。 我几乎没什么事要做,我自己就能做好。 你若是怕找不到事,我帮你找些活计都是可以地。 ”

馒头不觉得自己收下黄菊英能做什么。 还不如找些事给她做才好。 方才那一声“奴婢”真是为难她了。 读书人最将傲气,董明珠两巴掌,彻底地将这位读书人出身的少女打得一无是处。

说话间,馒头便吩咐董家送她回去的车夫转向黄菊英的家。

“太太。 ”黄菊英吃惊的睁大了双眼,不敢相信地瞧着馒头。 她不清楚这位太太要做些什么。

馒头见她受惊,忙安抚着道:“你莫急,我不过是想先送你回去。 顺便去你家看看,看有什么能帮得上的。 ”

黄菊英忙摆手道:“太太地大恩大德,奴婢一辈子都忘不掉。 只是爹爹生病,家中无钱看病,只要将屋子贱卖,如今我与弟妹们只是在外间居住。 家中凌乱,太太还是不要去了,哪里太脏。 太太是金贵之躯,别脏了太太的绣鞋。 ”

馒头听她这么说,知道她是认为自己是官家太太,不喜欢往平民之地去,恳切地道:“我也是平民百姓出身,不讲究这些。 那你们现在住哪?这么冷的天,不要冻坏了才是。 ”

“多谢太太记挂。 那屋子虽破,却能遮风避雨。 二月眼看着就要到了,天气也暖和了,这倒不怕。 到时候我也攒了些钱,把屋子修补一下,来年也好过冬。 ”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