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克公司的产品组合观念显然与传统的观念相违,但这种违背是有代价的,耐克公司的产品风格各异,价格不同,用途也不一样,这吸引了各种各样的跑步者,数百万各式各样。能力各异的跑步者都有这么一个观念:耐克公司提供的跑鞋品种是最全的,这就为耐克公司在飞速发展的跑鞋行业中树立一个良好的形象。而且,随着市场的急速膨胀,耐克公司种类繁多的产品也帮助它开拓最宽广市场。普通零售商如百货商店和鞋店是耐克公司的老主顾,同时公司也能把鞋卖给各个特种跑鞋店,公司能供应各种型号和样式的鞋,不同类型的零售店都能进到所需样式的鞋。此外,对于某些销售一些耐克鞋的廉价商店,公司也能适当以关照,这样,耐克公司和鞋店各得其所,其乐融融。
型号繁多,每种产品的生产量小,一般说来会增加生产成本,但是,这对耐克公司来说问题不大。公司把大部分生产鞋的任务都承包给别的工厂,其中85%由国外工厂特别是远东地区的工厂承包了,这些外国工厂按照合同为公司生产部分产品。因而,对耐克公司来说,各种产品生产量小并不是一个举足轻重的难题。
耐克公司从一开始就开始重视研究开发和技术革新工作。公司致力于寻求生产更软更轻的跑鞋,这样既能保护穿用者,也使运动员们(世界级运动员或业余爱好者)都能得到跑鞋工艺所制作的最先进产品。耐克公司雇用的研究人员将近100名,专门从事研究和开发新产品工作。这些人中不少具有生物力学、实验生理学、工程技术、工业设计学、化学和各种相关领域的学位,此外,公司还聘请教练员、运动员、运动训练员、设备经营人,足病医生和整形大夫等,组成研究委员会和顾问委员会,他们与公司定期见面,审核各种设计公案、材料和改进运动鞋的设想。他们有的对运动中的人体进行高速摄影分析,有的分析运动员使用臂力板和踏车的情况,有的让00名运动员进行有计划地耐用实验,有的试验和开发新型跑鞋,或改进原有的跑鞋和材料。公司1981年花费了50万美元于产品研究、开发和试验上,1981年的预算则将近4O0万美元。鞋子是非常普通的物品,但耐克公司却对它进行如此重大的研究和开发工作,投入这么多的人力和物力,真是空前绝后的事。
在经营策略上,耐克公司的标新立异不很突出,主要还是沿用阿迪达斯公司几十年前树立的市场策略:集中力量试验和开发更好的跑鞋;扩大生产线以吸引各方面的消费者;发明出可以印在全部产品上的标志以便让人立刻就能辨认出来;利用著名运动员和重大体育活动来展示产品的使用情况。这些策略已被制鞋业公认是成功的。就是把大部分生产任务承包给成本低的国外加工厂的做法,也不是耐克公司的独创。可是,这些早已被证明是行之有效的经营技巧用在耐克公司手里,却更加得心应手,更加具有攻势,甚至阿迪达斯公司都自叹弗如。
五阿迪达斯公司的失谩——问题分析
阿道夫·达斯勒于1978年死去,这也许是阿迪达斯公司攻势减弱的原因之一,他死后,管理权的移交也很平稳,可是当时它的市场已经被耐克公司蚕食了不少。究竟,阿迪达斯公司被远远在后的对手超过的原因是什么?它的失误在哪里?
先来看一段资料吧:
关于急剧膨胀的市场上乐观的与保守的销售预测。
销售预测(对未来阶段销售额的估计)具有重要的作用,因为它是所有计划和预算工作的出发点。当市场变化反复无常、增长极快时,公司就会面临风险性极大的选择:到底应该采取乐观对策还是保守对策呢?
如果采取保守的预测方针,那么,一旦市场开始繁荣,公司就会由于没有足够的生产能力和销售人员,面临不能满足市场需求以及不能充分扩大人力物力应付市场潜力的危险,其结果必然是放弃很大一部分日益增长的市场份额,使竞争者受益,竞争者为了满足市场需求,当然很乐意资助能够扩大其生产能力和销售工作。
可另一方面,也应当判断这种需求上升是短期现象,还是较为持久的形势。因为,一个公司在不断上涨的生意中,很容易让自己的生产过度膨胀,造成生产过剩,从而危及公司的生存。
如果一家公司以极端的不稳定状况为根据组织生产,就应仔细对照检查实际经营效果与销售预测,根据实际销售状况来对销售预测进行上下调整。
无疑,阿迪达斯低估了跑鞋市场上的增长情况。阿迪达斯公司拥有40年的制鞋历史,并且在过去的几十年间看惯了市场的稳定的低速增长,面对一时的"繁荣"局面,自然会怀疑这种局面级否持续很久。阿迪达斯对市场机会的判断失误并不是唯一的,在这场向市场推出新式运动鞋和革新制鞋工艺的竞争中,好几家历来以经营低价运动鞋见长的公司,都在不知不觉之中被人迎头赶上了。例如著名的康弗斯公司和尤尼罗亚尔·克茨公司,以及许多网球鞋和旅游鞋制造商,都是这样。它们严重低估了市场潜力,于是对扩大生产组织销售等工作下的力气也不大,直到被耐克公司和其他一些新兴的美国制造商远远甩在后头时,才如梦初醒,但为时已晚。
正如上面几段资料所讨论的那样,为了使经营适应市场迅速增长的需要,也为了利用现有的市场机会,在制订计划和准备工作中,销售预测工作的确至关重要。一家公司的各方面经营工作,例如生产计划,设备工具,商品存货,销售人员和广告工作,都必须以对未来阶段的销售预测为根据。可是销售额一旦超过预定计划,公司新的销售预测工作就极为关键了。
很明显,阿迪达斯公司除了低估市场潜力之外,也低估了耐克公司和其他美国制造商的攻势,这也许是阿迪达斯公司败给耐克公司的重要原因。然而,外国公司在许多生产线上都具有本国公司所没有的神秘性和吸引力。那么,白手起家的小小美国制造商,面对具有0多年历史,经验丰富的阿迪达斯公司,又是如何形成强大的威胁力量的呢?耐克公司瞅准机会抓庄不放,发起不断的攻击,这是它比其他制鞋公司略高一筹的地方。在很大程度上,这种事件的发生是耐克公司的骄傲,也许不是阿迪达斯公司的失误。但是,对阿迪达斯公司在耐克公司攻势下作出的努力,仍有值得怀疑的地方。难道它不应该保持更高的警惕性吗?特别是在这种极容易进入的竞争性极强的行业之中?诚然,阿迪达斯公司是无法阻止别的公司进入这个领域的,无论从技术要求还是工厂投资费用上看都是这样,但是,在市场以几何级数增长的情况下,作为制鞋业的领先者,阿迪达斯公司应当看到这种产品容易引起竞争,并应主动采取行动来阻碍这种竞争的发生,它可以采取一些措施,例如加强推销工作。引进新产品。加强研究和开发工作、精心筹划价格策略、不断扩大推销渠道,等等。也许这些行动无法阻止竞争的加剧,但却可以给自己提供雄厚的力量,使自己在未来的剧烈竞争中减少损失,多一份胜算。但阿迪达斯公司直至自己的统治地位受到严重侵害时,才采取进攻性的反击行动。未免为时太晚,这是非常可惜的。
六经验和教洲
从这个案例中可以得到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一是耐克公司取得成功的经验,一是阿迪达斯公司为何失败和教训。
耐克公获得成功的原因很多,例如它对销售工作的革新进行研究;它发现了其他任何人都没有看到的销售机会;在推销和广告宣传方面,它花费的资金比那些运气不佳的对手多得多。但是,卓有成效的仿效,却是耐克公司成功的关键因素。
仿效不是轻而易举的事,必须审慎而行,首先应选择那些最行之有效、在历史上取得重大成就的战略作为被仿效对象。在跑鞋市场上,阿迪达斯公司长期施行这样一种市场战略:生产多种型号的鞋,不断更换新产品、让运动员穿用带有公司标志的产品出现在重大体育竞赛当中。这些市场战略几乎是铁的规律,没有哪家跑鞋制造商不遵循这一战略,但是却没有一家公司做得比耐克公司更好。
仿效并不意味着自己的产品与别人完全相同。真正应该仿效的是那些成功的决策、标准和行为,作为一个独立的公司,发展自己的个性是最重要的。在仿效别人时也不能忘记这一点。必须充分发展自己与众不同的独特的个性特征和标记。为了抓住各种新机会,相应的组织机构和管理部门的建立也是必要的。
所谓市场优势和在市场上占居第一位,我们可以从这个案例中看到,是非常脆弱的。市场是变化的,机遇对众多的竞争者一视同仁,不管一家公司在市场上占据怎样领先的地位,如果它只依赖名声而无视外部环境的变化和强大对手的攻势,命运是可悲的。阿迪达斯公司在制鞋业一度居于领先地位,就如国际商用公司在计算机行业中的地位一样,但在关键时刻却放松了警惕,从而减弱了自己的攻势。
跑在前面的人很容易自大,这是我们从这里看到的情况所表明的,原始需求急剧增长,公司也就刀枪入库,马放南山,警惕性下降,阿迪达斯公司这位制鞋业的领导者的销售额迅速上升,这种形势促成了自满自足情绪的产生。但是,销售额迅速上升的表象后面,却可能掩盖着市场占有率下降的趋势。竞争者正在侵夺这个占统治地位的公司的地盘,取得巨大利益,最终使得别的竞争者获得了优势,先前的优势者也许就很难东山再起再夺优势了。一个公司的错误也许就能造成另一个公司的成功,这个错误就是:采取必需的行动大晚了。
阿迪达斯公司的致命失误是,面对耐克公司及其美国同行的日益增长的实力和市场形势的巨大变化,它没能与市场紧密协调,没有对需求量和竞争因素进行更好的调查。许多案例表明,必须按一定的计划,对市场进行广泛地调查研究,才能得到客观的信息。精明的经理应当通过最接近市场的人的系统反馈(例如销售代理人、商人和供应商等),对最新商业杂志上的统计数字和纪事紧密跟踪。从而掌握新的变化情况,并且运用市场份额和发展趋势等等资料,来进行系统的监测、控制市场形势和竞争形势,肯定有人会为重大变化采取行动的,他就是可能的优势者。而老企业,为采取与自己过去既定行为方式不同的新方针,则须经过一番艰苦的斗争。
思考与讨论
1.你认为阿迪达斯公司能否成功地挫败耐克公司的攻势?请说说你的原因。
.在哪些方面,一个公司的年龄和经验容易导致短视和僵化保守?
.试评论:"耐克公司的成功完全出于偶然因素,它本身没有制定出什么强有力的市场战略。"
4.试从正反两方面讨论一下关于新推出的一种畅销产品的保守的销售预测和乐观的销售预测。
角色模拟
1.如果你是阿迪达斯公司的经理,面对耐克公司和其他美国跑鞋制造商对你的市场份额发起的最初攻击,你将如何反击?
.假如你是一家中等规模的美国跑鞋制造公司的经理,你认为跑步热将要冷却下来,并巨,市场需求量将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保持不变。面对这种初始需求曲线降低的状况,你将采取什么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