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 高丽鼙鼓初响起 第三十八章 风起南郡(1 / 2)

天下枭雄 高月 1222 字 21天前

隋军的粮船被缓缓逼停,卢祖尚兴奋异常,长戟一挥,喝令道:“登船抓人!”

这时旁边副将刘方智低声劝他:“卢将军何苦为自己找麻烦呢?抓了隋军的粮船,必然会遭到隋军报复,南郡可就多事了。”

卢祖尚大怒,狠狠瞪一眼刘方智,“你若再敢胡言,我拿你人头祭旗!”

刘方智年约三十余岁,也是萧梁降将,就是江陵本地人,从军十余年,在荆襄一带资历深厚,他一直不服年轻的卢祖尚骑在他的头上,今天本是好言相劝,不料却被卢祖尚威胁要杀他。

刘方智也被激怒了,他后退两步,对卢祖尚怒目而视,卢祖尚哼了一声,手按剑柄上,冷冷道:“你是想纵敌吗?”

刘方智脸上一阵红一阵白,他知道自己理亏,恐怕再多说一句话就要被卢祖尚趁机杀掉,他只得把这口咽下,躬身道:“卑职不敢!”

“哼!谅你也而不敢。”

卢祖尚目光又转回隋船,发现隋船竟然在向南岸驶去,不由大喝:“截住船队,不准它们靠岸!”

数百艘战船一齐向隋军粮船驶去,箭矢齐发,射向隋军船队。

隋军粮船上有一千隋军士兵看押,平均每艘船有十名士兵,为首将领名叫袁嵩,也是一名经验丰富老将,他就在第一艘大船上。

当他听说前面有唐军拦截时,立刻命令船队靠岸,并在桅杆上点火,向后面的船只发出jing告。

一百多运粮船首尾约二十余里,黑暗中,一团火烈火在江面上异常清晰,这是前方的首船发出了jing报。后面的船只纷纷向岸边靠去。

的荆襄,这次事件就俨如迸入汽油桶的一颗火星,将荆襄战火率先引向了江陵。

此时是杨元庆进驻江夏城的第五天,数万民夫刚刚把五百艘海船上运载的粮食和物资卸下,杨元庆已任命了新的太守、长史等一众江夏官员,将韦云起从繁重的政务中解脱出来,专心于军务。

这几天杨元庆一直在忙碌地接见从南方各郡赶来效忠的官员,长沙郡、巴陵郡、武陵郡、宜春郡、沅阳郡等等地方官员,从太守到县令,足有百余人先后来赶来觐见楚王。

江夏城的府衙内,杨元庆正在会客堂内接见长沙郡太守萧彦琦和长史韩潞,萧彦琦说起来也和杨元庆在敦煌曾经有过一面之缘,他是敦煌萧氏家主萧茵茵之弟,同时也是杨元庆心腹萧琎的叔父,从敦煌回江陵后,被萧铣任命为长沙郡太守。

唐朝在攻取荆襄后,同样是出于稳定南方的考虑,除了几个核心郡重新任命官员外,周边郡县的官员都没有被撤换,让唐朝想不到的是,隋军刚到江夏,这些官员便争先恐后地前去表态效忠了。

“多谢殿下,家姊最近几个月身体不太好,很少出门了,不过萧氏家族发展很快,已经是江陵第一名门,很愿意为殿下效劳。”

杨元庆呵呵一笑,“敦煌萧氏可是大隋的功勋名门,当年我从敦煌带走的十八名文士中,萧家子弟就有三人,现在都是大隋的骨干,我一直很感激萧氏家主,等拿下江陵后,我一定会登门拜访,感谢故人。”

杨元庆的重视令萧彦琦心中感动,但他听懂了杨元庆话中有话,恐怕是要萧家在攻打江陵时效力,他连忙躬身道:“萧家一定会竭尽全力,帮助殿下。”

杨元庆见他颇为机敏,便笑着点点头,目光转向了长史韩潞,问道:“韩长史有什么想法?”

韩潞是长沙郡本地人,显得有些拘谨,进屋后便一言不发,见杨元庆问他,他紧张得结结巴巴道:“卑职。。。没有。。什么想法。”

杨元庆见他颇为紧张,便笑了笑,“我相信韩长史一定善于文书,我很期待看一看韩长史写的奏疏,让我了解一下长沙的风土民情。”

韩潞心中感激,连忙道:“卑职一定写一份奏疏,尽快递上,”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