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一切都是洋教惹得祸!(2 / 2)

太平天国 兰色幽香 1663 字 19天前

面临崩溃地国家统治体制≡及**地儒林士大夫们利用一系列地书院。假借着弘扬儒教博大精深地文化地名义。拼命压榨百姓。从而招惹得到处狼烟四起批又一批不明真相地群众们跟着那些喜欢闹事地农民们参加暴动地等等不利地大环境⊙经身为了一国之实际主宰地李应。他想不张狂、想不玩点儿铁地手腕都不行。李朝历史需要他这样地人。

于是,早在儿子当上国王没多久,虽然个兴宣大院君还没能直接走上摄政的光荣岗位,但李应就已经开始利用自己圈子里的势力,连欺骗带吓唬地迫使那位垂帘的大王大妃神贞王妃,不得不他的意愿,在国内开始推行起了一整套他的那些政治构想。

先,为了平息明真相地群众们的民怨,同时也是顺应了神贞王妃及其所支持的丰壤赵氏急于彻底铲除他们的政治对手安东金氏那些残渣余孽的迫不及待的心情,李应怂恿李朝政府下了严令,彻底清除了那些挂羊头卖狗肉的所谓儒教书院,而对那一大批曾经专门抱着儒教这个金饭碗,在那里舒舒服服坐享其成了数十年的所谓的专家和学者们,则是该关地就关,该杀的就杀,决不手软分毫。

随后,一方面是为了国家利益,另外一方面,也是为了根除外戚专权地滋生渠道,李应又大张旗鼓地提出了军队要改革的口号。在他的亲自策划下,李朝的军队改革进行的更是轰轰烈烈。

李应提出,要想拥有一支随时能拉得出去、又打得能赢地军队,就必须要强化军纪、必须要努力改善士兵们的供给、必须要重新调整军队乃至整个国家地军事指挥系统,重用贤才、重建三军府

依靠这一系列的强军策略,李应得到了国内军事将领,尤其是那些中下级的将领们的普遍支持≮是,李应也就轻而易举地拿到了军权,成为实际上的全**事统帅。

当然,李应的军事改革不像一般专权那样,改来改去,无非就是在军队中换上一批自己地忠实信徒,再往后,剩下的也就只是一些空中楼阁地口号,再不就是依靠在老前辈们的功劳簿上装疯卖傻。李应是既要掌权,还要真地为国家服务。

比如说,为了提高军队的军事技能、巩固海防,李应主导下地军事机构不仅一再加强了对以炮手军为核心的军队的训练和装备,还强化了江华岛、桐乔、永宗岛等两海岸各道、邑、销及汉江入海口的防御设施,还提高了沿糊道水军统制使的待遇,增设了统制中军。同时,在北部的国境地区,他还仿效如今的宗主国太平天国政府的做法,积极实行屯田制度。

这还没完,李应还影响着李朝政府,颁诏严厉禁止政府民间一应人等与俄日两国的通商与交往过,虽然还不是公开的,但李朝政府却是在暗地里还严格加强了对中朝边境之民间的贸易往来的管束。

最后,李应玩的最大的一件事情,那就是对国内那些简直犹如“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般的洋教徒下狠,抓紧时间清除国内一切信奉洋教的人士。

前面说过,早在李应不得志的那段日子里,为了寻找出路,他曾经在太平天国政府当年的首都天京,“留学”了近一年的时间。当年,他就极其不感冒太平天国政府搞的那个什么“共盟会”,他坚信,所谓的“共盟会”,那不过就是换汤不换药的拜上帝教的翻版,不过就是一批人为了打倒另外一批人而给自己找的一个体面的遮羞布而已,归根到底,还是来源于洋教法兰西的什么狗屁天主教。

现在的李应更是发现,洋教不仅毁了曾经女真人,而如今,又再侵蚀着太平天国的机体◎为,太平天国政府还在“咬着牙”仍然继续坚持着的那一套,已经不得不使李应要大摇其头了。

坚信“共盟会”的太平天国,折腾来折腾去,如今早已折腾到自己废了自己的天王,自己把自己折腾得甚至于不论是什么屁大点儿的事儿,得去跟那些什么所谓的“人民”去商量。他真闹不明白了,在这个世界上,也只有你们太平天国才会被老天爷都青睐一眼,给你们派去了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天神,你们要什么还就有什么,可你们干吗还非要去跟那些连你们都不如的洋人唧唧喔喔?自己关起门来吃香的喝辣的难道会死人?这些太平天国的高官们是不是都没长脑子,放着好好的日子不过,放着到手的权力不用,难道被“人民”管着的日子就真的那么好?

唉说来说去,一切都是洋教惹得祸!

zhe爱书者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