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5章 再次痛失(2 / 2)

暗体 沣水森 1605 字 19天前

虽然大部分电力配额被泰伯星人攫取,但15%的配额对人类大规模开发及改造火星环境,包括人类社会自身的能源供给业已完全够用,而且还略有盈余。

自此,人类对火星的改造和开发开始了更大规模的投入并着力加速。

为了使火星拥有像地球一样的四季及磁场,人类舰队远赴太阳系外围的柯伊伯带,在此处捕获了一颗直径为500公里的小行星,然后将其拖回到了火星轨道。

当火星成功捕获了这颗小行星、成为其一颗卫星后,火星的倾角在万有引力的作用下被拉到了与地球相当的23度左右。

同时,该卫星的存在,使得火星内部呈固态的镍铁核心在潮汐力的作用下,开始缓慢加热,估计会在200年后完全加热至液态。

届时,火星将产生能够抵御强烈的太阳风及宇宙射线的自有磁场。

尽管火星内部呈固态的镍铁核心加热至液态是一个非常缓慢的过程,但火卫之间潮汐力的存在,仍然使得火星拥有了一定的磁场。

此后,磁场的强度将呈现一个缓慢增加的过程。

有了充足的电力和能源,使得人类对火星自然环境的地球化改造成为了可能。

首先就是用巨量的电能融化了火星两极的冰川,形成了一个面积约2000平方公里的大湖,又在湖里投放了大面积的蓝藻。

蓝藻的种植,使得火星具备了氧气生产的能力,大量的氧气为后续树木的存活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其次,为火星大规模升温,行之有效的方式就是为火星大气补充天量的二氧化碳,从而产生温室效应,以此加热火星。

为了为火星大气输送天量的二氧化碳,人类建造了上千艘气体运输飞船前往富含二氧化碳气体的金星,经过数年不间断的采集,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源源不断地被输送到了火星大气中。

最后,大规模地将地球上的土壤运输到火星地表,然后种植经过基因筛选、适宜火星生长环境的树木。

水、蓝藻、氧气、二氧化碳、树木构成了火星初步的生态闭环,火星的生态环境正一点点地向地球化迈进。

在对火星进行大规模、系统化的地球化改造的过程中,人类在火星表面建造了大大小小的数百个定居点。

这些定居点均采用巨大的圆拱式玻璃建筑,以点成面互相联通,定居点之间建有发达而完善的智能交通系统。

每一个定居点均拥有独立、完备的生态系统,更拥有人类活动的一切自然景观和建筑,俨然一个个巨大的人类社区。

在最为基本的粮食方面,由于可控核聚变和戴森球的投入运作,人类更是突破了技术壁垒,实现了地球之外的、粮食的完全自给自足。

人类生物学家经过科研攻坚,终于用二氧化碳成功地制造出淀粉,用一氧化碳制造出了蛋白质。

淀粉和蛋白质是人类不可或缺的两大营养物质,该技术的出现完全实现了人类的粮食自由。

前文提到的人类组建太空运输舰队大规模开采金星上的二氧化碳气体,当戴森球建造并运作后,这一原始的星际之间的气体运输方式成为了历史。

人类在火星与金星之间建造了30座由电力驱动的电磁吸积、喷射装置??电磁集束运输器矩阵通路。

该装置相当于一个巨大的气体收集、运输器,彼此相连、组网就会形成一个星际之间的运输通道,可源源不断地将金星上的二氧化碳气体运输到火星大气中。

该运输通道建成后,人类形成了金星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到火星淀粉、蛋白质生产工厂的魔法通路。

加之人类在众多的人类定居点和工业化种植农场所产出的大量的蔬菜瓜果、肉禽蛋奶,人类完全实现了粮食自给。

从对火星空间大环境、生态环境及气候等一系列的地球化改造过程,人类历经几十年的辛勤耕耘和奋斗,终于在可以预见的未来将其改造成第二个家园。

可40年后,人类像撤离地球一样将再一次被迫撤离这里,所有的努力与付出、所有改造火星的成果终将拱手相让于泰伯星人。

他们将独享地球和火星的美好和适宜,独享太阳系的一切。

此时此刻,在火星领地一间幽暗的房间内,有个人正在反复观看着人类与泰伯星人最后决战的兵棋推演...

这个人是威尔顿,他目光如炬、神情严肃,坚毅的眼神中透露着冷煞与决绝...

这场战争将是人类与泰伯星人之间最后的一场终极之战,关乎着人类能否夺回地球家园、甚至决定着两大种族存亡的生死之战。

兵棋推演的结果很不乐观,威尔顿的脑海里涌现出了他早已制定好的、专属于他自己的“面壁人”计划。

这将是为了人类能立足于太阳系、面向泰伯星人和暗物质人这两大星际种族而发起的一场囊括建设与战争的综合性、系统性计划??“铺路者”计划。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