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nt color=red>笔趣阁</font>已启用最新域名:www.<font color=red>biquge001</font>.com ,请大家牢记最新域名并相互转告,谢谢!
【本书首发网站百度直接搜索关键词 网游】
说到这里,容海川就给林翰举了一个比较生动的例子,
屹林手机现在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在电子制造领域里产生了巨大的效应,这表面上看是一件好事,而实际上呢,容海川不认为这个现象非常乐观,至少是在屹林手机辉煌的背后,还隐藏着不少潜在的危机,
为什么,因为毕竟全世界、全华夏国出产的不是屹林一个品牌的产品,还有其他的厂家企业,这些厂家企业无论大小,都是以赚取的利润越多越好为目的,而维持运转勉强存活则是它们的最低底限,
屹林手机异军突起,什么时候挤迫到这些大小厂家无以为继、破产倒闭的地步,什么时候问題就随之而來了,人家这些合资、独资甚或是外资企业就会找上一级要说法:我们也在地方建厂了,不但解决了就业缺口,也利税了,也为了地方经济发展贡献过力量了,也帮助政府度过好多难关了……好吧,现在屹林手机一家独大,到底还要不要我们活,
也许会有人给出意见:这很正常,符合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顺应市场需求的自然规律,但是在地方主政层面或是国家的角度來看,不全尽然,
企业破产,它们背后的母公司或是决策层就要撤资,厂房厂区就要闲置,众多的设备就要荒废,大量的工人就要面临下岗失业,产业链也好产业集群也好,就会丢掉越來越多的“零件”,地方的经济结构就会偏颇单一的向一个不健康不良性的畸形方向发展……
这是关乎宏观大局的重大课題,国家和地方不可能不预先考虑到,屹林公司再一家独大,再实力雄厚,它能把那些闲置的厂房都再加以利用吗,能把那么多厂家企业的利税全做出补偿吗,能把那么多的下岗工人全部吸收安置吗,
关键是屹林公司不能还给社会一个平衡、稳定、有序、健全,生命力旺盛的市场,它做的越成功,对这个市场的破坏就越大,不能说会哭的孩子有奶吃,做母亲的总要考虑把怀里的孩子都养大成人,而不是把所有的奶水都给最乖、最强壮的一个,眼睁睁的看着其他的孩子夭折,
吃到了奶,毋论多少,在后天的生长中因为体弱多病还是天灾**沒存活下來死掉,那沒什么好说的,此之谓“优胜劣汰”,干脆就不给嗷嗷待哺的孩子喂奶,看着他活活饿死,一定就是做母亲的错了,
屹林手机只是做到了东北地区首发,因为林翰、卢映然的坚持控制产量,全国意义上的同步发售才不是那么显山露水,冲击力十足,饶是如此,屹林手机还是在消费者群体以及业界中,引发了从初露锋芒到铺天盖地的强烈反响,
卢映然说“再有2000万部也都卖的空空如也”了,这虽然比较符合实际情况,也同样预示着危机,林翰要是憋足了劲筹划好,在全国范围内一个月发售两亿部屹林手机也不是不可能,那整个市场就非得乱套了不可,要知道,过去的一年中全球智能手机总销量也不过12亿台,国际知名、数一数二的手机制造大公司在占有率上也沒一家可以超过25个百分点,
那样一來,就算是“国货精品”,就算是振奋人心的“奇迹品牌”,也必然要遭遇到一轮严厉的调控和整顿,林翰搞不好都要和“垄断”这两个敏感的字眼挨上边,麻烦和成绩一般的多,
容海川强调,屹林公司兼顾着向国防军工部门提供产品,绝对是走上了一条“捷径”,这种“转型”是多少家企业梦寐以求都得之不來的机会,
说到底,“超级电池”有这个实力,林翰又有这个能力,换一家企业换一个人,这笔钱根本就赚不到,
容伟义对父亲的见解深以为然,并且继续“危言耸听”:手机是这个道理,未來即将出产的电动汽车亦是如此,就算只在大关节上考虑,全国人民乃至全世界人民都开上了屹林电动汽车,那其他的汽车制造企业还要不要活,而相辅相成的主业带动副业这个规律也会受到狂风骤雨般的冲击,譬如说,满大街跑的都是电动汽车,石油公司要不要关门大吉,
国家能不能为了给屹林电动汽车开绿灯,下大力度颠覆整个产业结构,
答案显然是否定的,起码就现阶段來说,新能源汽车的利好政策也是相对的,提倡和鼓励,不等于饱和到泛滥成灾,即便向长远看,电动汽车的存在利大于弊,要调整普及也需要一个漫长的适应时段,国家无论出于什么目的,首要保障的是市场的有条不紊和安全可控,允许有改革的阵痛,不等于一下把人疼死,
容伟诚笑言大哥打的这个比喻实在诡异莫测,石油作为一种重要的能源,可以说是现代经济的血液,同时也是一种极具政治性的产品,我国是石油消费大国,同时又是世界排名第五的石油生产大国,石油工业作为一种基础工业,每年都需要大量的技术人才,林翰的电动汽车真要是在国内普及,不说一竿子打翻这个行业领域的整条船,颠覆性的击溃它的半壁江山绝对不在话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