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公子……”陆夫人扶着椅子站起,“这鉴宝一事,老身也不懂,帮不上什么忙。坐了这许久,腰背也有些酸疼了,想……下去歇歇了。”
“嗯,老夫人辛苦了。”多逻斯点点头。
“馨儿,你和如意陪药公子好好聊聊,我先回屋歇会儿。”
“娘,我送您。”陆馨儿急忙扶住陆夫人,母女两缓缓朝屋外走去。
多逻斯已经急不可待了,走上前将包袱打开,朗声说道:“玉姑娘,这些可都是在下走北闯南淘来的,要多多劳烦玉姑娘了。”
玉如意愣了下,走北闯南?是走南闯北吧。不过也不能怪人家,毕竟是回鹘人,会说汉语已经不错了,成语什么的……就不要为难人家了。
“不敢当。”玉如意微微一笑,很随意的坐了下来,既然要装作不知道对方的身份,那行为举止也不能太过拘束了。
玉如意拿起其中一个物件,仔细端详起来,片刻后问道:“这是个春秋砚台?”
“嗯嗯”多逻斯兴趣盎然的坐在玉如意旁边,说道:“这是在一家字画店买到的,据说是战国的易砚”
玉如意微微一笑,却没接他的话,只是伸手慢慢摩挲着手中的砚台,缓缓说道:“砚体光滑如同肌肤,细细抚摸侧面又很锋利,放置鼻间嗅闻,隐约还残留一股墨香,所采用的石料很是坚润,且毫不拒墨。”
多逻斯越听越高兴,眉宇间已经满是笑意了。
“只是,这砚台不是易砚,应是端砚。端砚始于我朝初年,兴盛不过近十年,故而……”
“这……”多逻斯的笑容猛然凝住,“这,是端砚?”
“嗯。”玉如意笃定的点点头。
“我,我又打眼了”多逻斯看似有些愤然。
玉如意急忙安慰道:“虽然是新物,但幸在做工精致,雕工上乘,也是难得之物。”
听到玉如意这么一说,多逻斯好像安慰了几分,但仍有些不甘心的问道:“这个,价值多少?”
玉如意沉默了一下,说道:“二十两纹银。”
“二十两?”多逻斯有些沮丧的说道:“我入手的时候可是花了三十多两呢……”随即又好像开心了一般,说道:“不过,也算亏得不多,还好还好。”
玉如意眼角抽了抽,心中暗自腹诽:幸亏是个端砚,若是别的东西冒充的,只怕最多值个七八两银子了。这家伙,连端砚易砚都分不清楚,还来“涉水”,不栽跟斗才怪。
多逻斯有些不甘心的又拿起一个瓷盘递过去,玉如意接过来一看,终于有些释怀了,看来这个药公子也不是一点都不懂嘛,于是夸赞道:“公子能淘来这个瓷盘,也是一等一的好眼力了,虽然外面的一层土浆都还未打理,但细细一看,便可判断这是西晋的物件。此物盘底有四只鼎足,胎体厚重,内呈花青色,外层泛黄。四周刻龙首和虎头,想必当初也是西晋王公贵族们专用的器皿,放在当时就已经很有价值。若是现在卖的话,能值百两。”
“百两……”多逻斯愣住了,犹豫了半天,终究忍不住问道:“我以为这个是商周的东西,花了三百两银子……”
玉如意听言,手一抖,差点没拿住这瓷盘。三百两银子,买了这个东西?这多逻斯还真不是一般的败家问题是,商周的瓷器有这么好的釉色吗?那时候的瓷器一般是用草木灰和瓷石配合而成的高温釉,经过高温烧制后,胎釉结合在一起,使器物具备了瓷器的条件。但当时制作工艺水平低下,胎中还是有一定量的铁成分,在略低的温度中烧结,颜色较深,透光性较差。因工艺不稳定,铁含量和烧成气氛不能自如控制,釉色也不好掌握,所以不可能有西晋这种花青色。
看来这个多逻斯,哪里还是“涉水不深”,简直就是个地地道道的“旱鸭子”嘛早知道有这样的极品在这里,自己将那半成品的青铜器抱几个过来,岂不是要大赚一笔了?
多逻斯有些坐立不安的喃喃道:“真……真是让玉姑娘见笑了。”
见到他这副有些委屈,有些像小孩子的模样,玉如意心头有些愤然有些鄙夷的心情竟然一扫而光,进而化作了满满的同情……
这厮,装嫩装委屈真是很有一套,不得不说,玉如意此刻母性……泛滥了。
“唉……”玉如意觉得到自己可能真是有些打击到他了,有些歉意的安慰道:“公子不必难过,这买古玩向来是免不了打眼估错价的。”
多逻斯重重深呼吸一下,道:“玉姑娘说的有理,今日听君一席话……一席话……”他想了许久,才猛然想到一般说道:“胜行万里路”
玉如意正要端茶来喝,一听他这话,差点没将茶碗扔了出去,听君一席话胜行万里路?这倒是头一次听说。
见到玉如意的表情,多逻斯才发现自己好像又说错成语了……但仔细想了想,说道:“你们不是常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嘛?”
哈想不到这厮竟然还会举一反三了玉如意不禁笑了起来。
-----------------------------------
端午节快到了,亲们,粽子都准备好了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