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章 举孝廉(2 / 2)

三国佣兵团 潘上将 1663 字 18天前

孝子、廉吏,举孝廉,这是每一个东汉人梦寐以求de荣誉,即使那些不想做官de清高之士,在其身后de履历中,也必不可少一条“举孝廉”。

东汉没有科举考试,举孝廉是当时最主要de选拔人才de方式,一旦被举孝廉,只要今后不犯da错,做个一县之长基本是没啥问题de。

不过有相当多de孝廉,最终是没做官de,甚至很多人根本就懒得进京,因为只要得到举荐de机会,便足以天下闻名le,而对当时de读书人来说,名声远比权利重要。

许强根本不用查规则,就可以肯定,只要自己被举孝廉,今后再跟npc打交道,都将顺利许多。

许强之所以离开洛阳,放弃与众多名人亲近de关系,急匆匆赶回巴郡,就因为听出刘宽de弦外之音,知道刘宽是想叫赵温推举自己。

刘宽叮嘱许强在七月前赶到巴郡,因为八月是案比之期,也正是确定孝廉人选de最后期限啊。

每年七八月间,是各县官员最忙碌de时间,因为“案比”牵涉方方面面,不仅要统计一年来de税收、治安、人口、田亩状况,还包括推举人才。

案比de情况,从县府交到郡府,然后在九月统一造册,由于郡县两级都还要派人下去审查核实,需要相当长de时间,所以县长确定孝廉候选人,基本都在七月甚至更早,许强昨天下午才赶回,yijing是相当悬乎le。

宕渠县令会推举许强,可能是因为许强名声确实很da,但安该还有冯允、赵芬等人出面,而许强新结识de雍涉再在赵温面前说几句好话,这审查才能如此顺利通过。

很不容易啊,东汉中后期,由于官员之间de关系网,孝廉名额长期被权贵占据,平民出身者很难跻身其中。

史书上有记载,河南尹田歆选le五个权贵子弟为孝廉后,良心发现“玉自用一名士以报国家”经过查访,于是才有名臣种暑de出头之日,而绝da多数郡守,是没闲心做这种好事de。

赵温虽是历史上知名de好官,但如果没有刘宽de书信,恐怕他也不会把目光落在许强身上,至少今年不会。

而今年举孝廉,有特殊意义蕖,

许强好容易让心绪平定le一些,这才慢慢消化赵温后面de交代。

照历史来办de话,孝廉要在年底随上计吏一同进京,正旦日上殿面圣,不过游戏中对玩家没有这种限制,许强可以自行进京,只要别错过见皇帝de时间就行le。

与许强同时举巴郡孝廉de,还有五个人,不过都是黄名,许强也没必要跟他们同行拉关系le。

这里要交待一下,现代很多关于汉末三国de书,在孝廉名额de问题上,都引用汉和帝时de制度,即每二十万口人,举一孝廉,但从种暑举孝廉de记载,以及应劭《风俗通》、陈群《同岁论》等书中可知,东汉后期,da郡都是固定举六孝廉,河南尹人口一百零几万,汝南郡二百余万,皆是如此。

史料上顺帝时巴郡也是一百零几万人,游戏中当然远不止此数,但系统还是保留旧制只取六人,免得孝廉门槛太低,失去含金量。

举孝廉之后,兵马掾之职便暂时放下le,许强先回庄园看看建设进度,意外de是,此次去武都de*人中,有七个好感高de,与许强可能在相性上也比较相合,前来投奔,许强赶紧收下,想一想后,让这七人自行到茂陵庄园,也就是许强地盘de中心去待命。

此间事le,许强也就不在巴郡逗留,直接传送到洛阳。

第一时间当然是奔老师刘宽府上去报喜le,没xiangdao,da堂上刘宽正在见客,却是许强de老熟人卢植。

卢植被征为博士以来,除le与蔡苞等人在东观修修汉纪,策划石经外,说实话很闲,所以多数时间就在洛阳城东百里外de缑氏山开堂讲学,许强一直没多少机会跟他相见。

“九江蛮叛乱,植受命前去镇抚,或井还要去会稽讨伐许昭,这一去不知何时能返,我那些不成器de弟子,只能托付给京城各位名儒le,文饶公宅心仁厚,还望成全。”卢植一揖道。

许强听到这话,再次为龙腾默哀,皇甫嵩和卢植都要下江南le,系统这次看来是铁le心不给许昭活路啊。

刘宽果然是老好人,一口答应接收卢植de部分弟子,卢植便召弟子们进见。

需要卢植特别安排de弟子,当然都不一般,这十几人中da半都是黄名,而许强de目光当然是停留在那唯一de蓝名身上le公孙瓒!!。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