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带人再带上火油,将宗人府的大车全部烧了,不惜一切代价,不能让他们离开。”李俊道。
“明白。”李忠说完便匆匆走了。
李俊掀起车帘,看着不远处永河桥上的车马人群,心里没有一丝的犹豫,他知道烧掉车马,自然会导致百姓相互践踏,但这群百姓也不过就是数百人,与大唐的未来相比较,已经微不足道。
一旁的明月一直没有说话,右手摸着自己的腹部,左手死死的攥着李俊的右手。
不久,桥上突然火光冲天,十数辆大车瞬间被大火吞没,李忠为了确保万无一失,对拉车的马匹都做了手脚,这时马匹都趴在地上口鼻流血死翘翘了。
桥上突然发生火灾,百姓们如同惊弓之鸟,你推我拉,不少人失足掉进了河里。仅仅一盏茶的功夫,桥上便没了人。三郎这时才带着亲卫们上前扑灭了已经减小的火势。
“我的宗谱呀。。。。。。”宗人府宗正在桥头跪地哭天抢地,在他身后也有十数名半老头也在哭喊。
“让让,让让。赵王千岁的车驾要过永桥。”亲卫都尉童山骑马来到桥头大喊道。
“站住,桥上的宗谱没有清理完毕,谁也不能过桥。请赵王下车带领亲卫维护永桥的安全。”宗正大喊道,并且起身拦住了李俊的车驾。
就在这时,一阵大风过后,桥上的飞灰以及被烧得还留下的一点残缺的纸片全部飞入了永河之内。
李俊下车看了看,叹息道:“看来连上天也觉得李氏宗谱要重新再补写了。李忠小心伺候宗正大人前往庆州,也好早日再补写一份李氏宗谱。我们过河,让后面的百姓跟紧点,免得掉入河里。”
在近百名亲卫的护卫下,负责押送李氏宗谱的人员陆陆续续过了永桥,只是他们心里却惴惴不安,宗谱被烧,那可是杀头的死罪,如果他们去了庆州,那还不是死路一条。
不久,明珠这丫头便骑马追上了李俊他们,原来明珠早就看到李俊从春明门回来了,她担心朝廷会有军队追赶李俊,便留在后面观察了一段时间,见军队都散了,这才返回。
五月初,李俊这才慢慢悠悠的到达金城,赵黑虎驻守庆州的五万骑兵已经返回原州。
耶律术在返回契丹后,便向首领耶律撒剌的禀明了大唐皇帝的意思,所以契丹已经在乌兰,会州以及原州一带聚集了近十七万大军。
吐蕃也再次出兵十四万,想要夺回失去的鄯州以及廊州,曹忠得知后,一气之下杀了鄯州五万吐蕃百姓,并将他们的头颅送往了逻些城。如此一来吐蕃的大军便在松州不敢轻举妄动了。
李俊在金城一连十数日处理各种急件公文,以前自己不在的时候这些公文都是白虎堂首座张春负责批示,在一年多前,李俊就已经听下面的人对张春有所抱怨,说他用人唯亲,处事有时太过张扬。以前李俊没有放在心上,如今看了看张春这半年批示过的公文,的确觉得张春慢慢的有了门阀贵族的意思。
张春现在花钱也是大手大脚,李俊不想过于指责张春,但也不打算放任不管。最后苦思数日,才决定将白虎堂迁往金城。安西诸事由忠义王府长史全权负责民政,军事依旧由白虎堂掌控。
白虎堂迁往金城的消息一放出去,整个安西都被惊动了。白虎堂就是安西最高的权利的象征,如今突然宣布迁往金城,这就代表了赵王新的军事重心开始往中原方向偏移。
其实安西比较适合放牧,对于农耕倒是不便于。黄河的流向并不经过安西,所以早在李俊第一次到安西的时候,崔明远就劝说李俊将军事重心放在河西。只是当时安西尚不稳定,所以此事才没有实施,如今时机已经成熟,而且到了必须解决的时候。
李儇逃去了剑南道,南唐的朝廷也在剑南道搭起了摊子。宗人府宗正在庆州凭借着记忆书写的一些皇室宗亲的名录以及详细情况,但最后一统计也才只有三百三十人。
不久,宗正大人便一命呜呼了。没人知道宗正的死因,李俊只是下令好生安葬了。并让崔明远将宗正亲笔写下的皇室宗亲的名录重抄了一份送往西川李儇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