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斌儿,你莫要为难你母亲了,李慎是你父王旧部心腹,你父王视他们如手足,去年李信之死,你父王几乎疯狂,若今日杀了李慎,只怕你父王回来之后是绝对不会原谅你母亲的。”白凤上前扶起李斌劝慰道。
“斌儿,听你二娘的话。你母亲这些年已经够苦的了,你父王现在又。。。。”李雀说到这里突然哽咽住了,一想起李俊,李雀就忍不住伤心。
李斌闻言,突然意识到自己将自己的母亲逼入了死路,刚想说出真相,却被上官玉儿再次痛苦的呐喊截住了。
玉娘站在原地闭着眼睛,泪水顺着脸颊默默的留了下来,耳边上官玉儿那一声声的喊叫已经不是喊叫,而是一道道的催命符。最后玉娘睁开双眼,默默的离开了房间。
等众人从上官玉儿的身上挪开视线时,才发现玉娘不知什么时候已经不再屋里了。李斌突然意识到了什么刚想起身去追,却被上官玉儿死死的拉住了手。一边是不断痛苦呐喊的妻子,一边是自己的亲生母亲,这使李斌苦不堪言。
李雀似乎也想到了什么,就要去追,却被白凤拉住了:“没用的,大姐知道自己在干什么。”
白虎堂,镇殿都督李慎的书房内,玉娘见到了这位耿直的将军,玉娘一见李慎便扑通一声给李慎跪下了。这吓了李慎一跳,当玉娘说明来意之后,李慎笑了,笑的是那么的无奈那么的可笑。
当玉娘走出白虎堂的大门时,里面突然一阵大乱,有人高喊:“李慎都督自尽了。”这一声呼喊,使玉娘一阵眩晕,但她还是强忍着回到了赵王府。
当李慎自尽的消息传来时,上官玉儿的病自然也好了,但纸是保不住火的,数日后,李慎自尽的真想便传遍了安西。人们在叹息的时候,更加怀念他们的赵王殿下。
高云飞闻言大怒,将那价值十万两的宝瓶都摔碎了,王妃当初的承诺却使今日白虎堂众官员寒心。原本团结一致的白虎堂开始出现了裂痕,而这条裂痕正是李慎的死。
原本高云飞要去质问赵王妃玉娘,但却被崔明远拦住了。他知道若不是为了世子妃,玉娘是不会如此的。但正是她的这次作为是白虎堂慢慢的陷入了绝境。
自从李慎死后,玉娘便随着老王妃每日吃斋念佛,希望可以化解自己的罪孽,但她心里明白,当李俊返回安西之后,赵王府将迎来新的一场风雨,她不知道结果会是怎样的?即使自己如何苦苦哀求,可能他都不回原谅自己。
赵王正妃玉娘开始不理王府诸事之后,白凤便当仁不让的成为了王府的第一把交椅。大大小小的事情,管家都必须问过她才行。
李斌这几日见母亲不再像往日那样精心打扮自己,也不再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她只会在一个地方出现,那就是佛堂。如今的母亲仿佛一夜之间老去了十岁,原本只有三十六岁的她,几日间竟然长出了白发。看着母亲受如此煎熬,李斌的心都碎了。每每想起母亲小时候对自己无微不至的关爱,他的心就像被万箭穿心一般痛。
原本每日李斌都会围着上官玉儿转,如今李斌每日起床后都会先去母亲的佛堂在门外静静的磕三个头。这是一种赎罪,如果上苍真的要惩罚,他希望可以代母亲受罚,只要母亲莫要再如此。
看见自己的丈夫日日憔悴,开始沉默寡言,上官玉儿自己也意识到了自己的错,难道自己真的错了?多少次她都在心底这样问自己,以前那个善良的上官玉儿哪里去了?为何自己会变得如此残忍?
半个多月后,上官玉儿再次俘获了李斌的心,李斌又开始围着她转了,就像月亮围着太阳一样。当一个人太过依赖一个人的时候,他就会失去自我,是一种很可怕的病态。
上官玉儿分娩在即,所以这几日她便安分守己的待在王府待产,话说王府发生了这么大的事情,怎么不见赵王三子李成呢?原来这李成在一个多月前便陪着姐姐李敏姐夫易之安往碎叶祭祖,今年年初李敏生下一男孩,按照李家的惯例,新生的子嗣在一岁之前必须前往碎叶祭祖,以祈求祖先的庇护。
这明月担心敏儿路上孤寂,便让三子李成随他们一起去了碎叶。这李俊的消息一传出,易之安与李成担心李敏受不住打击,便暂时瞒住了她,只是此事如今安西早已经传的沸沸扬扬,不久还是被李敏知道了。当李敏得知父王生死不明时,当场就晕厥了,救醒之后更是搂着自己的儿子大哭不止,她感觉自己没有尽心孝顺父王,而父王却给了她太多的爱。越想李敏哭的越厉害,最后易之安担心妻子这样下去,必会失去活下去的勇气,便不但的在她身旁鼓励她。
李成原本打算立刻启程返回龟兹,但考虑到姐姐如今的状况,只好在碎叶又多呆了十数日,直到李敏稳定了情绪,这才一行匆匆赶往龟兹。
景福元年六月二十三日,上官玉儿诞下一名女婴,李斌为其取名媚儿。原本王府增丁是一件开心的事情,但如今赵王不在,自然不能大肆铺张庆祝,只能一家人吃一顿饭,再给府里的丫鬟婆子们赏赐一些财物,权当庆祝了。
虽然上官玉儿没有诞下男婴,但她也不打算如此委屈自己的孩子,她在心中默默的计较,打算孩子白日的时候一定要大肆操办一番,她要让整个安西知道,她上官玉儿的存在。
当易之安与李敏返回郡马府后,便听到了两则消息,其一便是世子妃诞下了一名女婴,世子为其取名李媚儿。其二便是最近百姓一直在风传的李慎之死。但一旁的李成听了大怒之下将手里的茶杯摔了个粉碎,他虽然年纪不大,但却明白当初父王身边的十二铁卫是如何的忠勇无敌,没想到堂堂的镇殿都督却死的如此窝囊。更加不敢相信是赵王正妃大娘亲自赐死了他。
易之安安顿好李敏母子,便随着李成返回了赵王府,当听说自己的母亲去找父王了,李成当时就急了,也想去找父王,但考虑再三之后便放弃了自己的想法。他与姐夫前去拜见了各位王妃,最后在老王妃的佛堂拜见了老王妃与王妃玉娘。
“孙儿李成给祖母,大娘请安。”李成恭敬的跪下磕头。
“之安拜见祖母,大娘。”易之安也跪下磕头。
“都起来吧,这次祭祖可顺利?”老王妃爱怜的问道。
“一切都顺利。”易之安起身恭敬的回答道。
“大娘,成儿有一事不明,请大娘见教。”李成再次跪下低头问道。
“成儿,是谁教你如此对你大娘说话的?”老王妃不高兴道。
“父王曾今教导儿臣,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如今父王生死未知,大娘便赐死父王最信任的都督,如此作为无疑是断我安西命脉。身为赵王正妃做出如此之事,非家规难恕,非国法难救。成儿身为赵王之子,有责任维护父王艰辛开创的不世之功。”李成不卑不亢的回答。
自从李成从白亭归来后,李俊便一直亲自教导他为人之道,为君之道。如今大娘如此作为实在让他不吐不快,若是父王在,就绝对不会让这种事情发生。
老王妃见自己这个孙子似乎一夜间长大了,心中暗自点头,若是俊儿真的去了,此子便是安西的希望。就在这时,佛堂走进两人,正是世子李斌与世子妃上官玉儿。他们得到禀报说郡马易之安与赵王三子李成回来了,此时正在老王妃的佛堂。李斌也是久为见三弟,上次听说三弟被歹人劫持,最后幸好被父王救了回来,这次返回龟兹一直没有见到三弟,如今听闻三弟回来,他便兴匆匆的来见,谁知在佛堂门外,便听到三弟在质问母亲。这使李斌心中多少有点不是滋味。
记得小时候,三弟最是喜欢跟着自己四处闯祸,最后总是自己出来为一人担当。如今听到三弟质问母亲,李斌自然心里不舒服。
“三弟,回来了怎么也不来看望大哥?”李斌问了问心神迈步进了佛堂。
李成闻言抬头一看是自己的大哥李斌,不觉心口一堵不知如何开口,想起过去的一幕幕,今日的大哥全然变了。
“这位就是三弟吧?我是你大嫂。”上官玉儿上前就要扶起李成,李成却自己站了起来。
“你们是兄弟应该同心同德才对,切莫为了外人伤了你们兄弟之情。”上官玉儿笑了笑道。
“哼。若不是应为你,李慎都督就不会被逼死,若不是你,大哥怎么会成为一个不忠不孝之人?你这妖妇与妲己何异?”李成说完便瞥过头去不再看上官玉儿一眼,生怕自己一时忍不住动起手来。
“三弟,你怎么和你大嫂说话的?”李斌呵斥道。
“大哥,你醒醒吧。她若真是爱你,就不会唆使你与大娘逼死李慎。她若真是爱你,就因该知道这个时候白虎堂不能乱。”李成虽然年纪不大,但看得清这个时候的局势。
“三弟如此说就是大错特错了。你大哥是赵王世子,就是未来的赵王。我是世子妃也就未来的赵王妃,难道我们会自己毁了安西的基业吗?”上官玉儿驳斥道。
“哼。”李成闻言也知道自己无法辩解,正如上官玉儿所言,若父王真的有什么好歹,这赵王之位必定是由大哥接掌,到时候他真的不敢想象,在大哥的治理下,整个安西会是一个什么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