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李氏家宴(1 / 2)

大唐双妃记 钱泓希 1730 字 6个月前

<font color=red>笔趣阁</font>已启用最新域名:www.<font color=red>biquge001</font>.com ,请大家牢记最新域名并相互转告,谢谢!

“大嫂说笑了,子轩姑娘是客,又不是丫鬟。我怎做得了主?”无垢不露声色地回了个软钉子。

是呀,为什么?总不能说因为他是唐太宗,她是如此地崇拜他。

其实,这是突利的将计就计,突利来晋阳的几日已将城中有多少军队摸个八九不离十,知道李渊不过虚张声势而已。于是,令手下将军队分散开来,做出一副军纪不严的样子。李渊见有机可乘,便命部将王康达率一千余人潜行至外城北门处设伏,准备袭击对方的散兵。却被突利杀得大败,只有一百多人免强逃命回来。

元吉道:“二哥,这女子虽也算是个美人,但这样姿色的女子可是一抓一大把,想她姐姐也美不到哪里去。”

于是李渊写了一封信给突利他爹始毕可汗,信上大概说,当今隋国丧乱,苍生困穷,若不救济,终为上天所责。我今大举义兵,欲安定天下,恢复与突厥和亲,如果能与我一同出兵南下,希望不要侵害百姓,金钱玉帛,皆为可汗所有;如果因为路途遥远不能南下,只愿和亲,也可坐享丰厚的财物,等等,云云。并命刘文静携此信亲自走一趟,只等回音。

他还是不相信自己,子轩苦笑道:“子轩的命掌握在二公子手里,二公子可以放了突利,留下子轩。如果子轩算错了,二公子可以随时要子轩的命。”

先看这离得最近的柴绍,果然是英雄,眉宇间自透着雄浑的气势。

子轩从他们的言语中已知晓了他们的身份,这刚刚说话的,定是未来的太子妃郑观音了。

晋阳暂时是解围了,但让李渊突然明白了一件事:如果他挥师大兴,突厥人若趁势进犯,他必将腹背受敌,别说晋阳,整个太原郡都不见得保得住。此时,已从狱中出来的刘文静为他出了一个主意——与突厥结盟。

子轩在初见世民之时,便提及他解雁门之围的功绩,只是因为这是唐太宗早期最令人称道的一件事。只是她忘了,当年杨广解了雁门之围后便对此前许诺给将士们的官爵、封赏全部反悔,又怎么会单对李世民大加封赏呢?所以李世民的雁门之功应是他当了皇帝,至少是他爹当了皇帝之后才会有人提及。是以当时天下没有几人知道这件事,如若说有,不是李家自己人就是皇帝的人。因此,起初世民才会怀疑子轩是皇帝杨广派来的。

“哟,难得我们建成看得上眼,要不我就厚着张脸跟二弟妹讨了去给我们建成做个小。只是二弟妹一向贤惠,不知是不是把这位姑娘也给世民留着?”

一转眼十几天过去了,历史进入了大业十三年六月。

世民听她说出这样一番话来,十分震惊,她好像知道他们父子现在在干什么,她好像也知道他李世民心中那最宏伟的抱负。那是他心中最大的秘密,他不曾与任何人提起,父亲不知道、大哥四弟不知道,就连无垢也不知道。莫非这个杨子轩真的会算卦?他也许真的猜错了,这个杨子轩可能不是突厥的奸细,但她绝不是个一般人。

听他们这一说,李渊才想起子轩来,想她也是李府的客人,李家这样大开宴席,却让她一个人吃饭,似乎太不尽人情,便令无垢去将她请来。

子轩一一见过众人,挨着无垢坐下了。席间,他们主要谈论着一路上的见闻,子轩也不听,只是一边吃着饭,一边观察着历史上的这几位风云人物。

“好。我同意放了突利,但你以后要一直呆在我身边,为我算卦。你若算得不准,我就要你的命!”世民想不管她是谁派来的奸细还是她就是一个世外高人,总之先把她控制在自己手里才是上策。如果她真是个世外高人,就要为已所用,若不能为已所用,定然不能留她在这个世上为别人所用。

“一言为定。”子轩对自己的历史知识相当有信心。

世民向李渊汇报后放了突利,但他只是说为了坐实王威、高君雅的罪名并未提及子轩的事,他想还是自己先观察着子轩再说,未免事事惊动父亲。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