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雨一直下(1 / 2)

大唐双妃记 钱泓希 1730 字 6个月前

<font color=red>笔趣阁</font>已启用最新域名:www.<font color=red>biquge001</font>.com ,请大家牢记最新域名并相互转告,谢谢!

李渊一边听,心中一边权衡利弊。两个儿子说的不是没有道理,但李渊一生谨慎,不愿冒险。两个儿子年轻,容易冒进,这一次他选择听老搭档裴寂的话。

“这天进入八月就会放晴,而粮草在此之前就会运来,到时谣言不攻自破。”子轩道。

世民道:“是,我是不想撤军。从形势上分析,我也认为太原不会有事。只是父亲大人纠结在这大雨上,这雨何时能停谁也说不准。而且去太原押运粮草的部队一直未归,军中盛传他们已被截,谣言已使军心动摇。”

※※※

天啊,这是怎么回事?子轩惊慌失措地看着他,历史不是这样记载的!他不是该去夜哭军帐的吗?他怎么会放弃?难道,自己和姐姐的到来已经让历史错了位?

这是你自找的采集的爽不爽?给你提示了会给随机内容!居然还采集!

“我不是已经用性命作了保证?如若不准,你可以随时杀了我。”子轩直视他。

李渊下令全军返回太原,命建成所率的左军当夜开拨,其他人今夜收拾行装,明早出发。

李密深以为然。

李密则引兵到对岸截击王世充的后路,可是却被王世充料个正着,半渡而击,非常猛烈,此役,瓦岗大将柴孝和死于乱军之中,李密自己也中了流矢,回洛口城养伤。

世民道:“我如何信你每一卦都会准?”

想到这儿,子轩道:“二公子,不能回太原!回去就前功尽弃了!”

建成亦站起,“我同意二弟的见解。而且现在是七月,正值庄稼成熟的季节,豆稻遍野,何愁没有粮源?返回太原守着一座孤城,和那些巨盗逆贼有何区别?那宋老生性格轻躁,更是一战可擒。儿请兵出战,不杀宋老生,决不罢休!”

子仪很是感激,“徐大哥,谢谢你。”

徐世勣常来看子仪,时不时地劝她一定要忍耐,不要惹恼了李密。他一定会想办法救她出去的。

世民见状腾地站起来,“父亲大人,我们绝不能撤军。那突厥与刘武周表面上穿一条裤子,实则各怀鬼胎。刘武周心高气傲,突厥少信而贪利,二者虽一时苟合,必相猜忌。刘武周若袭太原,就不怕突厥人占了他的马邑?而李密就更不用担心,他与王世充在东都洛阳胶着,哪有时间觊觎太原?况且咱们的义军大张旗鼓地南下,至今未打一仗、未下一城,遇到点挫折就回太原,不但人心士气瓦解,还要被天下英雄耻笑!”

子轩无奈地笑了笑,“原来是这样,你现在不怀疑我是突厥的人了,而怀疑我是皇帝的人。我虽然也姓杨,但却与杨广没有半毛钱的关系。如果我是杨广的人,在遇见你时大可隐去真实姓名,何必告诉你我姓杨,徒增你的怀疑?如果我是杨广的人,为何不救王威、高君雅,反倒帮你坐实他们的罪名?如果我是杨广的人,应有人与我联系,给皇帝传递信息,以你的精明,可曾发现有人与我联系?”

世民无奈地摇头,“我能怎么样?我又不能叫天空立刻放晴。”

裴寂的话赢得了众将的赞同,如果真的老巢被占,后勤补给中断,士兵们就会丧失斗志,军队会陷入进退失据、腹背受敌的困境,到那时可就是“出师未捷身先死”了!

贾胡堡的雨还一直下,李渊大军困于此地已达十天之久,回太原运粮的部队也一直未归,粮草已不足。

军中开始有小道消息盛传:有的说李密攻打太原了,截了咱们的粮草;有的说,不对,是刘武周联合了**攻打了太原,要不然出使突厥的刘文静怎么一直未归。总之是太原被袭,大本营被抄。

于是徐世勣建议李密说:“今太行山以东的地区洪水泛滥,饿殍遍野,隋朝却死死捂住黎阳仓不肯开仓放粮,山东、河北民心动荡。请给我五千士兵,一旦我夺下黎阳仓,放粮济民,就能迅速扩充军队,然后就可攻取黎阳城,与我们现在占领的回洛城成犄角之势,可以盘活目前这盘棋。”

如果就此回太原,哪还会有大唐的建立?不行!一定要把历史拉回原来的轨道!

子轩坚定地说:“一个会算卦的美国人!我知道很多事你都不信,但你可以回忆一下,自我来到李府可曾做过半点不利于你的事?请你相信我,当初我说突厥两天后会攻晋阳,不是就真的来了?这次我说太原没事,就一定没事。而且你不是也不想撤军吗?”

“那二公子你……你就这么撤军了?”子轩一把抓住他的衣袖。

“那二公子你的意思呢?”子轩追问。

“你怎么知道?”世民淡淡地说。

世民苦笑,“我认为不该撤军,大哥也这样认为,我们也都劝了父亲,可是他老人家主意已定。”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