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前沿(一)(2 / 2)

纪妈,晨曦,吾归,不周,猫猫,阿紫,箱子作者朋友就不必多说了,很好~

2、根据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光速是无法改变的常数,但在最近的分析里显示光的速度在星际云里也许会改变。许多物理学家把这当成邪说更本不想去思考这问题,因为这发现可能会把我们对宇宙大小与核物质的认知给推翻。

我希望,在本书中,呈现一个不一样的科学宇宙,有些东西在地球上能找到苗头,而墨瞳将其极致发展一下,让人感官上的刺激剧烈些许。

在先驱液腔和爆炸腔之间有一条管路,管路的张与合看起来似乎是被动发生,爆炸发生压力升高将薄膜撑开,将阀门关闭;接下来,液体喷射,压力得到释放,薄膜恢复原状,通路再次开启,为下一次喷射做准备。

4、安慰剂效应几十年来一直是科学界最大的不解之谜。科学家无法理解一个假的治疗怎么可以让病人康复,只因为一个人相信治疗有效就可以有自我康复的能力证明我们大脑的力量可以控制我们的身体的状况。这让许多人开始思考我们大脑的能能力底有多大。(墨瞳设定成了脑域文明)

研究团队用高速同步辐射x光成像技术用每秒钟2000帧的速度窥探到了甲虫的身体内部。研究人员发现,甲虫腹部的保护腔内两种化学物质的混合是热液喷发的原因,两种物质的快速反应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将液体的温度提高到接近沸点的温度,同时产生足够喷射的强大压力。但是,甲虫身体内部的管路是甲虫能够经受热液爆炸的高速而完好无损的关键。

科幻之所以吸引人,是因为其具有现实折射性,呈现一个不一样但却又言之有理的宇宙。

墨瞳认真写,大家多多支持。

对爆炸过程的x射线成像将甲虫腹部里面的蒸汽运动一览无遗,喷流通过甲虫腹内两个内腔之间的管路控制,控制喷射的有两个结构:一个弹性薄膜和一个阀门。

电鳐最大的个体可以达到2米,很少在0.3米以下。背腹扁平,头和胸部在一起。尾部呈粗棒状,像团扇。电鳐栖居在海底,一对小眼长在背侧面前方的中间。在头胸部的腹面两侧各有一个肾脏形蜂窝状的发电器。它们排列成六角柱体,叫“电板”柱。电鳐身上共有2000个电板柱,有200万块“电板”。

7、目前估计暗能量与暗物质组成宇宙中74%与22%所有的东西,这表示我们对于96%的宇宙是无知的,虽然我们可以侦测到它的存在。最新的发现是暗能量正在吞食与取代暗物质,但我们对于环绕着我们的黑暗东西还是一无所知。(这个谁也不知道,墨瞳本书的脑洞就开在这里了……)

还有梦嫣妹子提供了一个读者群(466480209),暂时呢,人还不多……有兴趣的来坐坐。

这些机器通过自我复制机制散步整个银河系,寻找资源和生命。通过不断复制,这个项目最终将掌控整个宇宙,耗尽所有的自然资源。这是一种猜想,墨瞳的理解是——大自然给的生动例子是——病毒!

那么,大家有票多给点,新书需要滋润。

以上内容是墨瞳书中出现的科学幻想的根源。

8、海水因带有盐分的关系,在冰冷结冻时不会变成固体冰块,反而会像是块饱满的海绵。在冬天,南极海面气温约摄氏-20度,但水里却有摄氏当温暖的水流接触到极冷的空气时,便会由海面结冰成"死亡冰柱"(icicleofdeath)。

海绵般的"死亡冰柱"会释放出温度低、密度高的盐水,持续向下沉降并再度结冰。从影片中可看出,"死亡冰柱"触及海床时,仍会继续蔓延,将途经的海胆、海星全都冰冻。

听上去觉得小小的甲虫竟然有这么复杂的控制流程很不可思议是么?研究人员说甲虫的这种保护机制有一天也许能够启发人们开发出更好的防爆系统。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