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nt color=red>笔趣阁</font>已启用最新域名:www.<font color=red>biquge001</font>.com ,请大家牢记最新域名并相互转告,谢谢!
岳爸爸猛然站了起来,扬起手做势要打,岳翻直直地看着岳爸爸,一句话也没说,岳爸爸的眼睛瞪得如铜铃一般大,面色扭曲,但是终究还是没有打下去:“此事不必再说!便是贼虏兵至我岳氏家门,此乃祖宗之地,岂可丢弃!宁可血沃乡土,绝不南逃!哼!”岳爸爸转身离去,连饭也没有吃完,以往,岳飞和岳翻要是剩下一粒米饭,都会被岳爸爸严厉斥责。
“搬家去江南?”饭桌上,岳爸爸岳妈妈还有岳飞三个人六只眼睛紧紧盯着一脸淡淡然的岳翻,齐声惊呼,岳飞端着属于自己的那一份鱼汤刚准备喝,却被岳翻的一番话给惊呆了,果断愣在那里,如同一尊雕塑,心中一片惊疑不定。
岳爸爸岳妈妈还有岳飞都舒了一口气,但是还是对岳翻突然提起的南迁之事非常不理解,岳爸爸皱紧眉头询问道:“翻儿,你从不会胡言乱语,为父也相信你不会胡言乱语,但是既然北辽不会南侵,我等又为何要南迁江南?这里可是我岳氏家乡,还有祠堂祖宅,若是离开此地,你可知意味着什么?”
岳飞放下了手中的鱼汤,面色怪异的开口道:“六郎,如果说,你觉得心情不好,想要去江南游玩一趟,顺便去江南拜访一些名医,医治你那梦魇的毛病,为兄觉得还是可以的。”岳飞知道自己的弟弟一直就是个很有主张的人,而且他所做的事情都不会是随随便便的,很多年的经验告诉岳飞,弟弟做事情,往往很有目的性,他在为什么事情做准备。
还是年轻人反应的快。
岳翻叹了口气:“北辽自顾不暇,那里有功夫南侵?”
“对啊,江南多好,温暖,湿润,土地肥沃,一年两熟,人也少,我们把家里的地和财产都卖掉,重新去江南可以购置双倍甚至三倍的家业,最好是岭南,可以购置五六倍家业不止,更兼临海,可以招募人手下南洋,做海产生意,富贵一生,开支散叶,这样不好吗?
岳家本来不富裕,只有薄田七八亩,日子过得紧巴巴,而岳翻以八岁之龄被张县令赏识之后,张县令说岳翻极有可能就是下一个“小晏相公”,所以应该予以供养,就从县府的财政里面拨出一小部分用来供养岳氏,还私下里自己购买了几十亩良田以私人身份馈赠给岳家,赠牛一头,猪十头,说感谢岳家为大宋养育了这样一个好苗子。
那样的话,我们一家人就可以稍微休息一下,而不至于每日都要这般辛勤劳作,父亲也可以不用那么辛苦,兄长也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学武习字,母亲也可以好好休养身体了,最好再添几个弟弟妹妹,我岳氏就可以发扬光大了,不是吗?”岳翻喝了一口鱼汤。
岳翻看着岳爸爸,依然面色不变道:“那是张县令个人给予我岳氏的恩惠,和朝廷官家有何干系,我等要走,我自然会告知张县令,让他打点一下,调职去江南,以报张县令之恩惠,至于朝廷,与我何干?为国御辱?南逃?父亲,若是朝廷军队一溃千里,我等难道要等着北敌来砍掉我们的脑袋吗?我们这几个人可以和贼虏铁骑相较量吗?周师所言父亲都忘了吗!卢师兄和林师兄之言父亲也都忘了吗!”
“六郎,你……”岳飞想说却又没有说出口。
岳爸爸猛然瞪大了双眼,岳妈妈捂住了嘴巴,岳飞一拍桌子站起来,大喊道:“六郎!”
这是你自找的采集的爽不爽?给你提示了会给随机内容!居然还采集!
岳家的日子也就此算得上小康,不怕没有饭吃,不怕没有人来耕田,所谓耕读传家的家训也可以很好的贯彻下去,而岳翻的名声也越来越大,人们都说岳家小郎君是个神童,将来肯定要东华门唱名,然后当大官,做很多很多伟大的事情;张县令不来的时候时不时也会派人送书给岳翻,还会考较岳翻的功课,并且得知岳家小郎不愿意入学读书,觉得无聊,就会时常请一些水平很高的人来考校岳翻的功课,乃至于亲自授课,俨然把岳翻当作了自己的弟子。
岳爸爸怒道:“你为何不提报国之事?你深受朝廷恩惠,我岳氏有如今的生活,那几十亩良田,都是张县令给予的,都是朝廷的恩惠,是官家的恩惠,你为何不言及为国御辱之事,而是要南逃!”
所以岳家人都觉得如果岳翻是从张县令那里得知了什么不太好的消息,那么肯定是真的,不会是假的,难道,北辽又要南侵了?两国之间自从澶渊之盟以后就再也没有出现过大规模的战争了,甚至双方的关系都还比较友好,尤其是听说北辽目前自己也焦头烂额,被金人打的狼狈不堪,他们哪里有功夫南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