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吃面,此面非彼面呐(1 / 2)

<font color=red>笔趣阁</font>已启用最新域名:www.<font color=red>biquge001</font>.com ,请大家牢记最新域名并相互转告,谢谢!

可老李家偏偏都中了:无论是李小冯氏还是底下俩儿媳三个女儿,在这李家屯都算得上是响当当的人物。现在老李家君字辈除了年岁最大的李大郎今年已满十五外,最大的孙女李双桃跟李三郎李君柏也才十二而已。要说准备亲事,倒也可以陆陆续续留意起来。可惜,经过了越镇南城门这茬事,李钱氏的威名也算是散播开来了,自然也就没多少人愿意给自家闺女找这么个厉害的婆婆,何况上头还有个更厉害的太婆婆在。

“吉叔好。”李正吉是个大嗓门,一开口李君苒便觉得她那俩耳朵被震得嗡嗡响。

“好,好。”李正吉点了点头,很是好奇竟然能在面摊遇到李君苒,而且还跟他家婆娘在一块。

这,这也叫云吞面?尼玛,这不是葱油汤面嘛。

还没等李君苒感慨完,米花婶便已经跟店小二结完了账,又顺便买了些打缨络绳需要的丝线,以及绣荷包所需要的碎布头。丝线跟碎布头都不贵,米花婶买了好些也不过几文钱而已。倒是刺绣所需的绣花针,那才叫一个贵。李君苒本想拿出铜板买几根,可转念一想,若是买了绣花针,岂不是鼓励李徐氏继续伤眼睛地刺绣下去,那怎么行?

想到此,李君苒果断选择了放弃。

所以当大家伙明白过来怎么回事后,尤其知道李钱氏还是李君苒这个小丫头的大伯娘后,一个个瞧着李钱氏那目光便带着几分异样。事后,还有几个有心人又悄悄地在李家屯打探了一番,再次确定李君苒之所以会卖身给程府为奴为婢十年的缘由。且不说对李君苒的孝举多了几分好感,光是老李家那边,原考虑结亲的人家纷纷打消了念头。老李家家境确实不错,要不然也不会供出了两个童生一个秀才,可那又如何?对亲儿子亲孙子都能如此冷漠,更何况是儿媳妇孙媳妇这样隔着一层肚皮的。

李君苒也没想过能在这陌生的朝代吃到正宗的云吞面,可也不能拿什么葱油汤面忽悠人吧。正宗的云吞面,那是香江特色美食,可以说是香江饮食文化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云吞,也就是馄饨,肉馅儿要求三分肥肉七分瘦肉,先切后剁成肉糜,鸡蛋上浆,加以鲜虾仁。面是用竹升打的银丝面,劲道爽脆。面汤是用鱼虾以及猪骨头细火慢熬而成的浓汤……

“是婶子想差了,想着让你多吃点,却忘了你一个小丫头吃不了那么一大碗面。”米花婶子伸手捏了捏李君苒没剩下多少肉的小脸颊,“没事,你能吃多少吃多少吧。剩下的归婶子。”

前往锦绣斋的路上,米花娘子偷偷地告诉李君苒,小七柳的亲娘李徐氏两个多月前接了锦绣斋的一副大件绣品,这会儿正在家日夜赶制。

嫁了人给人当媳妇自然不比在家当闺女时舒心。若是运气差点儿遇到个尖酸刻薄的婆婆,冷血无情的公公,喜欢斤斤计较的妯娌,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小叔……这日子只怕更难过了。所以那些个真正心疼自家闺女的人家,宁愿女婿家稍稍贫穷些,只求上头的公公婆婆尤其婆婆性子好些,妯娌省事些,到时候哪怕多贴补点儿嫁妆,小两口成亲后勤快一些,还愁没好日子过?

米花婶子乘着等李正吉吃面的空挡,简单地整理了一下竹篓子。李君苒也有点好奇,便乘机向米花婶子询问了一下有些东西的物价。毕竟从小七柳那里继承到的记忆零碎的很,而且大部分又是在程府里的片段。

在天启朝若抓到逃奴交给官衙是能领取到一定赏钱的。所以方才李钱氏这么一嚷嚷,便将附件那些人的注意力差不多都给吸引了过来,甚至还有好事者将不远处正在巡逻的衙差都寻了过来。可转眼间,在一旁正大光明地偷听了一会儿后,再加上还有从一开始便在旁瞧着李君苒跟李钱氏互动的那些人的小声解惑,一来两去前因后果怎么回事也就明白得七七八八了。谁都不是傻子,倘若李君苒真的是什么逃奴,还能在这光天化日之下之下,在这越镇城门口附近长时间的逗留?这不是没事找死的节奏嘛,有那么傻的人吗?

“七丫头,走,婶子带你去吃云吞面。”米花婶子抬头看了看天,发现已经是正午了,便如此建议道。

真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可惜,就算李家凑出了这八两卖身银子,程府(大小姐)也不可能就这么放了她。更何况八两银子可不够。

米花婶子胃口是不错,可胃口再好也不可能吃下两海碗的面条。万幸的是,米花婶子原本就跟她家男人李正吉约好了在这面摊等对方。她为自己点的这碗所谓的云吞面便正好可以让给李正吉。

原来油盐酱醋之类的调味料,在李家屯唯一的一家杂货店铺里也是有卖的。只不过质量没越镇那杂货铺卖的好,而且价格上也不便宜。所以除非临时性急需,大多数时候大伙儿都会乘着赶集的时候,将家里积攒的鸡蛋卖了,然后换一些油盐酱醋之类的调味料。

这一次,米花婶拿出来的都是缨络绳,有二十三根,卖了四十六文钱。

至于猪肉,李家屯卖的比越镇上便宜一两个铜板,但远不如越镇卖的新鲜。越镇用来熬猪肉的纯肥肉,也就是板油最贵,要二十个铜板一斤,半肥半瘦的五花肉一般十六个铜板就能买到,纯瘦肉买的人少,也要十二个铜板。筒子骨小排骨这样的骨头,上面基本不带一丝肉,五个铜板一斤。能不能将骨头上的肉刮干净是衡量一个屠夫是不是合格的标准之一,所以那些个骨头基本刮得比李君苒那口袋还要干净。一个完整的猪头肉,带耳朵跟舌头,五十个铜板一整个,若是没了耳朵跟舌头只要半价二十个五个铜板。猪尾巴一根十个铜板。至于诸位穿越前辈赚大钱的猪内脏包括什么猪大肠,十个铜板一套,免费什么的基本不可能。什么猪屎味嫌臭不吃,当真的面临饿肚皮时,别说带着米田共了,就连观音土都得吃。更何况猪大肠主要拿来灌血肠,基本很少浪费……

由此可见,天启朝的劳动力还真不怎么值钱。

米花婶子只当李君苒是黄毛小丫头好奇,便一一提李君苒解了疑惑。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Tip:收藏+分享穿越之美梦成珍馐,是对网站最大的肯定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