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君杨本想问李君苒是不是将错就错,可见李君苒没打算出手相帮的意思,便果断选择了靠自己。纠结了好一会儿,李君杨还是决定将两种答案都写上去,既按着题目算出了小鸡跟兔子具体有几只,还回答了鸭子一只没有。
所以这一题鸡鸭有多少只的问题,坑了不少人。像李君杨这样全部回答的不是没有,只不过很少。李君杨算一个,程语瑶算一个。程语瑶跟李君杨回答得差不多,不仅解出小鸡跟兔子有几只。还注明了鸭子有多少。剩下的人答案五花八门,其中就以那个让程语嫣看到便觉着很不顺眼的李宗宝,那答案最奇葩。
“我知道,柳儿最有孝心了。”李君杨笑起来那双大眼睛好似弯月。要说老李家的遗传基因还真的不差,只可惜因为长年累月的营养不良,面色偏黄,瘦了点,脸上都没剩下多少肉了。在李君苒看来,小孩子白白胖胖的才最可爱了。此时此刻,李君苒完全忘了她那小身板实际年纪比李君杨还要小半个时辰。
想来也是,再怎么早熟,李君杨跟小七柳满打满算今年也只是虚岁八岁,换做李君苒没穿越前,也就是一个刚刚背起书包上学堂的小学生。
李宗宝很是“好玩”,一本正经地将题目中自认为错误之处给标注了出来,并加以修正不说,还洋洋洒洒地写了好大一篇最起码也有上万字的“锦绣”文章。文中字里行间处处显示着,如此鸡鸭不分,危害是十分大滴,会不利于国家繁荣昌盛,会影响广大老百姓安居乐业……所以对犯此错误之人。必须严惩,光靠深刻自省已不足以弥补其造成的危害……
李君苒在程府几个月里,闲暇时除了窝在自家庄园里努力种地勤劳致富外,还通过白芷看了不少闲书,顺便又偷偷打听到了不少事儿。所以对于白鹿书院,虽说从未进去书院里面,有些事并非两眼一黑什么都不清楚。
所以这次所谓的招旁听生,尤其看到那些个试题后,李君苒心里便多了一丝大胆地猜测,不会是想乘机招一些技方面有天赋的人才吧。要不然干嘛出那么多需要推演计算的题目?于是,李君苒也没闲着,在试题背后,让李君杨礼尚往来了一把,回赠了一题。
幸好,李君杨只是跑肚去一下茅房,应该很快便能回来。于是李君苒便暂且放下心来,耐着性子等李君杨回来。却不想左等没见回来,右等不见踪影,就连理应出现的李家人李崔氏以及小七柳的亲亲娘也没了踪迹,饶是李君苒心里也多了一丝诧异与焦虑。
可以说,书院是天启朝各级官员后备培养基地,尤其是像白鹿书院这样赫赫有名的四大书院。每三年的科举二甲百名里,多数来自四大书院,像一甲前三名状元榜样以及探花,鲜少有旁落的。在天启朝,甚至有“能进四大书院闱试班,半只脚已踏进官场”之说。当然,这里头并不存在着什么徇私舞弊考题外泄问题,压根就是天启朝版的重点高中,而且还是全国排前四的那种。
“小妹,我……”
“不是,是米花婶子让正吉叔赶车送我来的,之后正吉叔去市集给五爷爷买药了。”李君杨坐在石阶上,情绪依旧很低迷。看来这次的打击。对于李君杨而言,真的不小。
“丁嬷嬷……”不得已,李君苒只好向一旁默不作声的丁嬷嬷求助。
“可是……”
“哦。”
至于李徐氏这一胎可能保不住,李君苒虽然觉着有点儿遗憾,可要说有多少伤心还真没多少。在李君苒看来与其将来生下一个先天不足甚至有残缺的孩子。还不如顺其自然的好。将来养好了身子,再迎接新生命的到来。虽然短时间里可能会伤心欲绝,接受不了,可随着时间的流逝。尤其当新生命诞生时,即便是亲生父母,所有的悲伤也随风飘逝了。
白鹿书院西苑,是只允许男子进入的地方。西苑占地面积很大,根据学子们所授知识的程度不同,分从零开始学的启蒙班,为考秀才准备的童生班以及为为每三年一次秋闱准备的闱试班。闱试班的学子必然有有功名在身,最低便是秀才。
在天启朝,除了科举出生的文官,以及武举出生的武官外,还有一类官员,属于吃技术米饭的,比如工部以及钦天监的那些个官员。所以白鹿书院还特别开设了技这一门学科。李君苒从不认为某些个卫大夫们很是诟病的技艺是什么奇技淫巧,孔夫子不也有“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一说。而人与动物最大的区别,不就是人类懂得使用工具嘛。工具的进步,往往意味着社会的发展,国家的强盛。
李君苒的话对于李君杨而言,无疑是当头一棒。可转眼间,让李君杨一下子回过了神,想明白了某些事。正如李君苒所说的那般,求人不如求己。不管怎么说他现在都是李家屯李家二房长子嫡孙,将来振兴李家二房一脉的担子可落在了他李君杨的肩膀上。难不成将来所有事都让他的妹妹帮着他解决不成?
于是,当李宗宝这篇锦绣文章出现在白鹿书院诸位知道内幕的夫子们面前时,上至德高望重的书院长,下至具体传业授课的夫子,一个个脸上的表情都十分精彩。这是哪儿来的书呆子咯,这事该让某位德高望重的老家伙知道好咧?!还是……知道好咧!
“求人不如求己!”
“……”李君杨沉默了,对于这个明显掉了包的同胞妹妹,李君杨的心情是复杂的。原本一直怯弱地躲在自己身后的小妹妹,转眼间挡在了自己前面不说,而且整个人的气质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李君苒举手投足间所显露出来的自信与气势,既让李君杨多了几分依赖。又本能地因为敬佩而隐隐觉着不安。
“叫‘姐’!”
程语嫣并不知道在她看来再是简单不过的入学试里,还有这么一件小插曲。当然,即便知道了这事,按着程语嫣那“有仇报仇有怨报怨”的性子。也是非常赞成有这么个小插曲的。毕竟因为这么一丁点儿的小插曲,让李宗宝提前出现在了天启朝几位大家面前,而且还留下了一个不怎么好的初始印象。
“……”丁嬷嬷沉默了很久,李君苒以为没戏时才慢悠悠地松了口,“半刻钟!”
“柳儿,那个‘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怎么可能是一百?”李君杨之前从未接触过九九乘法表,所以脑子里一时也没能转过弯来。
白面甜馒头本就不大,李君杨再怎么细嚼慢咽吃得再慢,几口也就消灭了。
许是察觉到了李君苒看自己的目光有些异样,李君杨的小脸一下子红了,磕磕巴巴地解释道:“我,我用的木片。”
李君苒很想立马追上去好好地问一问李君杨怎么回事,只可惜她这会儿哪儿也去不了。身为卖身给程府当丫鬟的人,没有什么自由可言。若是被当成逃奴,抓到了直接打死也不是不可能。她可不想就这么平白无故地丢了小命。
像李君杨这样的平民老百姓因为消息不怎么灵通,自然暂且不清楚此次白鹿书院招收所谓旁听生的真正内幕。可这事压根就瞒不住那些个官宦世家。更何况某个老顽童也压根就没想过要隐瞒。
“……”李君杨脸上的表情怪怪的,实在想不通他这位新上任的亲妹妹为何总惦记着这事。(未完待续。)
“咕~~”许是方才都给水泻光了,肚子发出了强烈抗议,李君杨的脸一下子红了。
“这么说你是一个人来越镇的?”
“柳儿,这,能行吗?”李君杨心底一点儿都没信心。
“你说呢?”李君苒挑了下眉头。
李君杨坐在石阶上,随手拿起路边的小石子,在地上刻画了起来。一边画一边喃喃自语着:“一只小鸡两条腿,一只兔子四条腿……小鸡加兔子一共七十只,一百九十条腿……”
“恩?”
李君杨摇了摇头,虽然试题里所有的字除了极个别的几个。其余他都认得。可组合在一起,他也不能确定是不是他想的那个答案。可不管怎么说,他还是愿意尝试一下。
“娘昨天晕倒了……”
这是你自找的采集的爽不爽?给你提示了会给随机内容!居然还采集!
“若是想不出来,下次记得叫我‘姐’哦。”
李君杨闭上眼,深吸了口气,随后长呼了口气。再次睁开双眼,依旧稚嫩的脸上已经不见了颓废与沮丧的神色。李君苒默默地一旁观察着,对于李君杨能够振作,本在意料之中,只是时间上远比他想象中还要快。显然,小七柳的这位同胞哥哥那心智比她想象中还要坚韧,也难怪程府大小姐如此看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