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nt color=red>笔趣阁</font>已启用最新域名:www.<font color=red>biquge001</font>.com ,请大家牢记最新域名并相互转告,谢谢!
听玉竹如此问,李君苒想起几个时辰前,好像玉竹也是这么站在门外问她来着。当然早晨时,堵在她面前的麦冬,这会儿变成了白薇。至于其他的,还别说真就没什么大的区别。就是不晓得,倘若她再回答一个“饿”,在场所有人,尤其那个李婆子会有什么反应。
“呀,这不是七柳嘛。怎么来晚了,没能领到吃的吗?”正当李君苒准备转身离开小厨房时,白薇不知从哪个角落里跳了出来。
别看只是一句话。跟前几日过继时的约定差不多,可到底效果不一样。这可是李正安当着在场多位书生亲口承认。李正安是谁?那可是李老四李平海给予了非常大希望,将来可是要考状元当官,正兴李家四房的秀才老爷。而李正安对于自己将来当官老爷这一点,也是非常有信心的。为了自己的名声,相信李正安多少会有所顾忌。
李正远眯着眼,继续思忖道。
“啊。馒头……掉了。”李君苒望着地上的白面馒头,一字一顿地感叹道。
“……”李婆子的嘴角很是明显地抽搐了一下。
这是你自找的采集的爽不爽?给你提示了会给随机内容!居然还采集!
退一步讲,这些个管事嬷嬷也好,一等大丫鬟们也罢,身边也有些粗使的小丫鬟负责照顾她们。像每日前往大厨房领取属于她们的那份膳食这样的琐事,还有专人负责。之前小七柳便是从一个烧火的小丫头晋级成为送膳食的跑腿小丫头。
李正远并不知道,因为这事,让小肚鸡肠的李正安记了仇。在若干年后,李正安逮到了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便对已经成家立业儿女双全的李正远痛下杀手。事后,当年过半百的李正远每每忆苦思甜回忆起这段经历时。即便当时险些命丧黄泉,李正远依旧笑呵呵地告诉围绕在他身边几个小孙孙,他从不后悔当日那次出手。当然,这事还得好几年后才会发生,这会儿也就埋下个隐患而已。
老实讲,李君苒对白薇并不相熟。甚至见过的次数一个手都能数的过来。在白芷那儿养伤的那几个月里,白芷甚至也不曾跟她说过有关白薇的事。而李君苒对于程府大小姐程语嫣身边的几个丫鬟的了解,主要还是是通过白芷以及后来代替那个佩兰调上来照顾她的小丫头。至于她家那只没耳朵的光头小耗子那儿倒是能打探到消息,问题都是有偿服务。得掏白花花的银子才行。李君苒很穷,可谓负债累累的她,对于白薇这样之前都没见过几面的丫头,自然不可能特意花上几两银子去调查了解。
不过,现在总算能雨过天晴了。
幸好,一切都过去了。终于可以静下心来码格子了~~散个花,回头继续努力,还债~~~
就连肚子也很是配合地发出“咕”的抗议声,以此来证明李君苒所言非虚。
“打小,小堂弟我就听老祖说,正安堂哥饱读诗书,是最是明理之人。”李正远继续毫不吝啬地往李正安头上戴着高帽子,“让我多向正安堂哥学习。怎奈小堂弟我从小身体就不济,最主要的看到那些个经史子集就头大的很。”
“小堂弟这儿有一事不明,一直想着找个机会想正安堂哥虚心求教一二。赶巧了,今儿能在这里遇到正安堂哥。”
“哪里。哪里。这都是七叔祖的抬爱。”李正安在此之前从来就没听人跟他说过,原来七叔祖如此看好他?初一听李正远如此说的李正安不由地飘飘然起来。
李君苒先是慢慢地朝着白薇行了个不算很标准的半礼,二等丫鬟见到一等大丫鬟该有的礼节,随后又慢悠悠地吐出一个音节,回答道:“恩。”
当然,李正远也知道这口说无凭,李家四房上上下下一旦耍起无赖来,根本就没办法制约他们。可只要让李正安意识到有些事,就好比在他。甚至在李老四头上套上个紧箍咒。即便将来想要反悔,总归要掂量掂量,是选择继续讹诈李正明咧,还是保住李正安这个官老爷。
李正安到底既不是耳背也不是什么傻子痴呆儿,哪里会听不明白,李正远这是在说他。到了这会儿,李正安也一下子回过了神来,那双与李小冯氏长得很相似的眼睛恶狠狠地盯着李正远,目光冰冷且带着狠戾。
这两个月,真的一言难尽。搬家让凉凉丢了大半条命,其实倘若只是搬个家也不至于会这样,偏偏要搬两次家不说,还要装修,最主要的关键时刻老爹脂肪肝+急性胆结识发作生病了……凉凉的娘亲本就是半条命身体不怎么好。娘亲,当年你怎么不多研发几个二代出来,这样凉凉也不至于就一个人折腾……
李正安说他因为在考秀才,所以许久不曾回家,也就忘了有些事。可单从时间上。便一下子就戳破了李正安那满口的信口雌黄。更何况李正安忘记的又不是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得健忘成哪般,才能不记得自家嫡亲的三哥已经翘了辫子,族里宗亲为何过继这样的大事。都健忘成那样了,这人还想继续参加科举,还想中举人?或许。与其说是健忘,还不如说是冷血无情才是。
白薇也曾想过她若这么突然出现在李君苒面前。李君苒会有怎样的反应。怎奈千算万算,想过各种反应,都不曾想到眼前这种情况。但凡只要不是瞎子,都能瞧出听见她是来者不善,带着幸灾乐祸吧。
按着程府的规矩,府里的丫鬟家丁们都是由大厨房府中准备每日膳食。当然像白芷这样已经晋级到夫人小姐身边贴身伺候的一等大丫鬟们,平日里多数时间是跟在自家主子后面,主子吃什么。她们也能跟着享用到。所以她们的那份膳食最终多半是便宜大厨房的婆子们。也难怪总说厨房是府里几处油水最多的其中一个,真真是一点儿也没说错。
这里头还有最主要的一点,李正明虽说过了明路,在族谱上写明了是七叔祖家的长孙,过继给了二房。跟四房没有一丁点儿的关系。可李正明身上到底留着李平海的血,这份血缘是怎么都割舍不去的。
附带的提一句,考取举人跟进士都是三年一次,会试在秋季,又称秋闱,殿试则在来年三月,又称为春闱。当然朝廷不定期还会增开科举,以备不时之需。换句话说,李君杨若真的走上科举之路,每一轮的考试都顺顺利利的一次通过,最快也得两年半的时间才能考中进士。科举之路不是那么容易走的,年过半百还在为生员而努力的也不在少数。更何况是难度更大的举人跟进士头衔。万幸的是,程府大小姐也只是要求李君杨能考中举人而已。
面对李婆子那喋喋不休在那里一张一合的大嘴巴,李君苒只有四个字的印象总结,那便是“小人得志”!几个时辰前,还一口一个七柳姑娘,这会儿转眼便翻脸无情,变成了七丫头。其实不管是七柳姑娘也好,七丫头也罢,李君苒都没太放在心上。不过是个跳梁小丑罢了。
听玉竹如此说,李婆子的脸瞬间青了,没有一丁点儿的血色。瞧着李婆子那反应,不用问也能猜到那道大小姐都没怎么碰的椒盐鹌鹑蛋,多半是进了某些人的肚子了。(未完待续。)
李正远这一步走的确实不错。可惜,很多事上他还是低估了。
“正安堂哥‘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让小堂弟好生敬佩。”李正远笑晏晏地开口道,“正安堂哥如此苦读,一年后必能高中举人。”
“借小堂弟吉言了。”对于苦读圣贤书,参加科举的莘莘学子而言,哪个不想鱼跃龙门考中状元?更何况,向来很喜欢听人夸赞的李正安。被李正远这个李家七房的小堂弟夸赞得有点飘飘然的李正安,没能听出李正远话中隐藏的玄机。
李正远眼中的嘲讽一闪而过,心道,只怕过了今日,他这位自命非凡的正安堂哥要恨死他了。可那又如何?不管是李正安,还是李家四房上上下下,但凡有一丁点儿良心之人,都不愿意跟他们多打交道吧。整个李家四房,也就他那个最大的侄子李君松为人淳朴善良一些。其他人……
“李小老板,你说的那人还是人嘛?!这跟畜生又什么区别?!”一旁围观凑热闹的路人显然认出了李正远。李正远因为从小不喜欢读书,七叔祖便早早地为他安排好了出路:在越镇最是繁华的朱雀大街买下了两间相连的铺子,开了一间杂货铺子。别看李正远今年不过十三岁,打理这间杂货铺子已经好些年。杂货铺子因为价格公道童叟无欺,在越镇口碑很是不错,连带着附近的人也都认识了李正远这个年纪不小,却很有经营头脑的小老板。
“七丫头!你怎可如此浪费粮食?!”另一个声音,几乎与李君苒同时开口。眨眼间,虎背熊腰的李婆子已经扭着屁股来到了李君苒的面前。李婆子指责完李君苒,又满脸堆笑地对着白薇哈腰赔笑道,“薇姑娘。您实在不必对这七丫头那么好。瞧瞧,瞧瞧,您好心给留吃的,这贱蹄子竟然……”
“三郎,四郎,小年是你们七叔祖的嫡亲小曾孙。现在已经过继给了你们二爷爷一房。你们可不能因为小年的爹长得跟你们死去的三伯很像,再错认了。”李正安阴沉着脸,回转过头,很是严肃地对着李君柏与李君桐说道。
好在,李君苒穿越到天启朝这边后。旁的或许没学会,装傻充楞的技巧等级已经刷的很高了,再加上相信程府大小姐的眼光,配合那个早已深入静雅轩所有人心目中的反应迟钝说话不利索的形象,对付白薇,不说三指捏田螺,也面前十拿九稳了。
怎么会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