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并不放弃,绑好了裤腿,准备爬树。
妙真又拉淑苓:“我们去捡白果。”
秦老夫人出门,贺大太太和薛太太要去相送。
淑苓和薛愫俩,由丫鬟搀着也下来了。
“苓姐姐,你不要紧吧?”
薛太太又一番嘱咐淑苓和薛愫两个。说来这还是薛愫跟着秦老夫人第一次上庵里去,上一世根本没有过的事。原以为重活一世就是将以前的事经历一遍,看样子到底有些不同。不过若是这一生她也躲在薛忆和伯娘的后面,只怕也没什么改观。
知道曾家的女眷要来,庵里疏忽不得,早早的就准备下了一座极清静的院落,让人打扫得干净整齐。秦老夫人住了上房的三间屋子,薛愫和淑苓俩倒不愿分开,住了东厢的一间宽阔的屋子。小小的一处院落,院中两棵高大的银杏树,此刻树叶已经全黄了。落了一地的树叶,没人打扫,倒更添了一份静谧之美。
圆通上下打量了了一番,方笑说:“这位小姐生得可真是标致。”
“师父,你老人家怎么来呢?”妙真暗叫不好,垂头去看的时候,头上的帽子便掉了下来,正正的打在了圆空的脸上。圆空气红了脸:“你再不下来,回头罚你浇菜园去。”
看了一会子,又听得淑苓咳得厉害,赶紧放下了帘子,端坐好。
妙真却笑道:“师父我这就下来,你不用罚我,也是我浇菜园。”说着极其利索的爬了下来。手背上多了一道殷红的口子,可能是刚才在树上被划伤的。
等到秦老夫人落了轿,老庵主圆通走至轿前,替老夫人打起了轿帘,恭迎她下轿。
还不到二十二,就已经抄写完毕。后来送至秦老夫人处,秦老夫人翻看了一回,很是满意,随口夸赞道:“到底是个灵透的孩子。这字写得也好,工工整整的,一看就知道恭敬虔诚。”
薛愫笑道:“我还怕自己写错了。”
妙真立马道:“知道曾小姐喜欢吃,我一早去就跟着磨面,蒸了一大笼。这就去端两盘来给小姐吃。”
淑苓想到那白果有一股臭味就不大喜欢。不过本来是出来散散心的,倒答应了下来,回头又叫薛愫。走出了房门,妙真抱着院子里碗口粗的银杏树猛摇,树叶像一只只振翅的枯叶蝶纷纷而下。有白果砸到了妙真的头,忙捂了头,叫了一声“哎哟!”
淑苓笑道:“我当然不要,不过她硬要摘给我们,就被辜负她的好意吧。”
等待跪拜完毕,圆通陪着秦老夫人她们在偏殿喝茶,又见薛愫面生,不免多看了两眼。秦老夫人连忙引荐:“这是我们二太太娘家的侄女。”
车轿早已备好,秦老夫人扶着两位太太的手上了轿子。薛愫和淑苓俩坐了后面的一辆素盖的翠幄油璧车。后面还有一辆坐着流苏和闻莺。以及同去的玻璃和如因。后面还有一辆驮轿,坐着的是钟妈妈。
圆通引着众人进了大殿。
薛愫微怔,听见淑苓问她才回过神来:“没想什么。”
淑苓偷偷的指了指上面。
(求收!)
“哎,哪年不折腾。我都习惯了。我给你说呀,白水庵里有个小师傅叫妙真的可有趣了。回头我们逗逗她去。”
应付了卓氏的事,薛愫便抄起经书来。
“丢人现眼的,就知道玩。爬那么高做什么,快给我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