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人犹可,唯独圆通一脸的惊讶诧异,脸上写满了不可思议:“听说绣这幅是三个好手,足足绣了四个月。这些小姐说的三个月那要多少人来绣?”
晚课后,圆通领着圆静来给淑苓瞧病。
薛愫微怔,心想日后真的要她绣佛像么,人物最难绣,再说她从来没有绣过佛像,看样子刚才不该夸大其词炫耀了。似乎也没有她插嘴的地方。
晚膳的时候,妙真特意跑来送了二十个馒头给淑苓。淑苓看着一堆的馒头有些无语,她是多能吃才吃得完这些。后来薛愫也忍不住在旁边嘲笑道:“看样子苓姐姐是真爱吃,所以那小师傅想拼命讨好您。”
薛愫暗地里打量着这位京中流传着的女神医。三十出头的样子,清瘦如竹。不过眉目间却看得出来年轻的时候是个美人。只是和圆通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自从她进门以后,从没见她笑过,又寡言少语,神色皆是清冷。倒是一副世外人的风范。
淑苓觉得身上软软的,扶了流苏就出去了。这里两人还继续在说话。薛愫则静静的陪在老夫人跟前,两眼打量起这间禅房来。东面的墙壁上挂着一幅宽约三丈,长约半丈的杏黄缎子巨幅佛像群图。从莲台到衣袂尊尊宝相庄严。薛愫看着心中大为赞叹,要绣这么大一幅作品该要多久的时间,花多少工夫。
对于这桩事不感兴趣的,怕只有薛愫和淑苓吧。
“要是让愫姐儿来绣这么一幅要花多久?”
薛愫一愣,这老夫人不会是要让她照着这像来绣一幅吧,绣制本身不是太难,可难就难在配色和上稿,没有坚实的功底是无论如何是做不出来的,因此有些为难道:“怎么着也得花上三个月吧。”
圆通笑道:“来要了五粒,听说那位太夫人的病也好了。”
只听得秦老夫人道:“临阳伯家的老夫人病了,有人荐了庵里的金丹。不知他们周家派人来取没有?”
后来秦老夫人见她实在熬不住,便开口说:“苓丫头去小憩一会儿,不用在跟前伺候。”
薛愫在上一世就有所耳闻的。
薛愫记起来了,上一世,白水庵里的师傅们总会到曾家去和秦老夫人说佛法,淑苓和一小尼姑倒谈得拢,年代久远她几乎都快忘记了,原来就是妙真。
秦老夫人皱眉说:“可不是,我总得给沈家一个交代吧。好不容易给她定了这么一门天定的好姻缘,不能白耽搁了。想着马上治好就好了,就怕他们沈家嫌弃我们苓丫头说要退婚。那我们苓丫头的脸面往哪里搁。”
圆通道:“老夫人放心,我出面去说动师妹,她定肯。曾家小姐年纪轻轻,偏偏就落下了病根,若是不料理周全的话,只怕将来是祸患。”
圆通听说忙念弥陀:“没想到这位小姐还真是深藏不露的高手。说不定以后还有劳烦小姐的地方,还请小姐不要嫌弃推辞。”
薛愫轻轻咬了一口,慢慢的嚼了起来,松软香甜,还带着一股淡淡的奶香。倒实在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