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sp;emsp;大乾王朝·西京城·太极皇宫
emsp;emsp;今日的太和殿中,百官云集,无一缺漏。
emsp;emsp;但相比于平日间的大朝会,今日的朝会之中,却极为罕见的出现了诸位王爷的身影。
emsp;emsp;除过常年游历在外的宋王赵谦外,燕亲王赵括,韩王赵轩,齐亲王赵拓,鲁王赵焉,晋王赵胜,秦亲王赵政,亲身入殿,尽数到齐!
emsp;emsp;不过即便许久未见,诸位皇子王爷们初一见面,也并未向以前那般热情寒暄,而是相互对视而望,算是打过招呼。
emsp;emsp;盖因近日以来所发生的大事,令满殿朝臣,文武百官,尽皆面色肃穆,神情凝重!
emsp;emsp;所有人都明白,决定日后九州格局,同时也将结束这难得罕见的二十余载和平岁月,这一历史性的大朝会……
emsp;emsp;即将正式召开!!
emsp;emsp;“圣皇陛下驾到~”
emsp;emsp;骤然间,陡然传来的一声高唱,令各怀心思的朝臣尽皆一震,旋即伏地叩首,齐声恭迎而道!
emsp;emsp;“臣等恭迎陛下!”
emsp;emsp;令人惊愕的是,曾经高大魁梧,英明神武的圣皇陛下。
emsp;emsp;在连续中断了数月的朝会之后,首次在文武百官面前露面之时,竟是坐着软轿被数位内监抬进来的!
emsp;emsp;待太极圣皇艰难的在内监撑持之下,耗费许久终于坐在龙榻之上时,这才有气无力的微微抬手。
emsp;emsp;“众卿……平身。”
emsp;emsp;“臣等谢主隆恩!”
emsp;emsp;在一片齐声附和之中,面色各异,目光闪烁不定的文武百官,望着几近残年的圣皇陛下,心中纷纷掀起了滔天巨浪!
emsp;emsp;此时此刻,满朝文武尽皆明白,在大乾逢此九州剧变的危局之下,曾经一路带领大乾王朝披荆斩棘,吞齐并燕,立于三国之列的圣皇陛下!
emsp;emsp;终于……老了啊!
emsp;emsp;那么若陛下果真无力朝政,自此之后,能够替任圣皇陛下,继续执掌大乾这艘艨艟巨舰之人……又会是谁呢?!
emsp;emsp;一时之间,殿中众臣之目光,尽皆在立于最前方的燕亲王赵括,以及齐亲王赵拓的身上来回游移。
emsp;emsp;甚至于,还有一小部分目光……
emsp;emsp;汇聚在了位居藩王末位的秦亲王赵政身上!
emsp;emsp;毕竟近日以来,国中所流传的‘秦亲王屯兵三十余万,意欲夺嫡’之传闻,可当真是传的沸沸扬扬,无人不知啊!
emsp;emsp;而也正是自此之后,这位久居边疆,极少引人瞩目的秦亲王殿下,不管有意无意也好,却已正式进入了朝臣们的视线之中……
emsp;emsp;“今日朝会,所议之事仅只一件……咳咳咳,对于大骊攻行一事,我大乾是否出兵?又该如何出兵?又该……出兵助谁呢?”
emsp;emsp;当太极圣皇拖着年迈的身躯,费力说完今日朝会之议题之后。
emsp;emsp;霎时之间,偌大的太和殿中,却陷入了一片死寂般的沉默之中。
emsp;emsp;只因大骊攻行一事众臣已知,针对是否出兵,如何出兵,出兵助谁这三个问题的争论,更是议论纷纷,各执己见!
emsp;emsp;但眼下在这场决定国家命运的大朝会之中,面对这等重大国事,更是俨然已上升至了二位亲王之间的路线之争!
emsp;emsp;故而满殿群臣,竟无一人敢擅自开口,出谋谏策!
emsp;emsp;太极圣皇等待许久,却发现无一人开口献策,不禁有些恼怒,当即便指着位列最前的燕亲王赵括不满而道。
emsp;emsp;“燕王,你且说说我大乾应当如何处置为好啊?”
emsp;emsp;赵括闻听此言,不由心中一惊,但他还是故作镇定般当即出列,拱手作揖而道。
emsp;emsp;“回禀父皇,儿臣以为……大行与我大乾乃邦交友国,即便是列国争霸时期,都未曾刀兵相见!”
emsp;emsp;此言一出,殿官大多颔首,反倒是位于右列的武官,却多有不屑。
emsp;emsp;“更何况,古语云唇亡齿寒!大骊本就盛及三国,若我大乾坐视大骊灭行而无动于衷,则日后恐有惊变,终将大祸临头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