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赞不绝口(2 / 2)

北魏孝文帝 王占君 2241 字 12天前

“遵旨。”顺子到偏殿传旨。

少时,王肃奉命来到:“万岁呼唤为臣有何吩咐?”

“你看看这个。”孝文帝把信函递过去。

王肃接过来从头看下,原来却是一首诗:

奸猾造假数王袭,绞尽脑汁骗皇帝。

一朝乘龙飞升去,祸国殃民尽可期。

“怎样,不幸被爱卿言中了。”孝文帝对王肃的判断显然满是赞许,“王肃,你真有先见之明。朕之所以前来考巡,就是因为接到这位署名‘小吏’之人的举报。”

“臣不敢当。”王肃拿着内函但不知这写诗者小吏,到底是何人?”

“他是未露庐山真面目。”孝文帝告知,“夜色之中,他一走一过塞到顺子手中,人就不见了。”

“如此说来,此人还担心被王袭知晓招致报复。”王肃再次提出他的建议,“万岁,微服私访而今可以了。”

“只是朕已应允王袭与朕一同回京,总不能到京后再返回并州。”

“万岁,这有何难,只需略施小计即可。”

“对,”王肃一语把孝文帝提醒,“朕已有计在心中,且让王袭猜不透朕这葫芦里要卖什么药。”

顺子被叫来,孝文帝做了安排。顺子立即去找到一名护兵,对他做了吩咐。护兵当即牵马离开,很快消失在夜色中。

次日天明,孝文帝起床后,王袭早已在恭候。进早膳时孝文帝还在动问:“王大人,一切可都准备好了,饭后我们就该动身了。”

“臣一人只身前往,无须准备,届时跟随万岁车驾便是。”王袭低声说,“只是臣未经万岁允诺,便为圣上带上了一些土特产,也让后宫里的嫔妃们尝尝并州的吃食。”

“很好,带着吧。”孝文帝心情颇佳,“朕强调节儉,是反对大吃大喝铺张浪费,这土特产作为程仪,乃人之常情。”

“万岁,那我们上路吧。”

“好,该动身了。”孝文帝踏上顺子备下的踏凳,“此番并州之行大有收获,朕得到一位爱卿这样的忠臣楷模,乃我朝之大幸。”一骑快马如飞而来,到了近前,校尉翻身下马,递上铁筒装着的飞檄万岁,京城六百里加急边报。”

孝文帝打开抽出一看,脸上现出吃惊的神色:“不好,有重大军情。”他看看王袭,又接着说:“王大人,这样吧,军情紧急,朕得尽快赶回京城,就先不带你进京了。待朕处理过边关战事,即传旨召你进京。”

王袭脸上呈现惊讶之色:“臣遵旨。”

孝文帝吩咐:“顺子,即刻起程,要驭手加鞭催马,火速回到京都洛阳。”

“奴才遵旨。”

御驾车队急匆匆启动,真正是显示出归心似箭。王袭想了想来到车边:“万岁,让臣护驾到并州边界吧。”

孝文帝掀开车帘:“朕一向反感迎来送往,来时未叫你接,这离开时也不要你送,办你的正事吧。”

在滚滚尘烟中,车驾远去了。王袭凝视着那车马荡起的灰尘,脑海中在飞快地转动着思索之弦,他默默地沉思,沉思……

皇帝私访贪官作祟官道上尘埃漫天卷起,御驾的车队渐行渐远。王袭还在凝目沉思,他看不明白这突然发生的变化是真是假。一阵强劲的秋风掠过,碎草和纸屑随风扬上空中。细沙迷了王袭的眼睛,他用手背揉了几下。眼睛酸酸的涩痛,泪水不由得流下。这既有眼迷自然而然的流淌,也有堪堪到手胜利转瞬失去的伤心。

宫九泰贴近前大人,这里面有鬼。”他其实不过刚刚花甲之年,可他把一个耄耋老人扮饰得惟妙惟肖。

王袭反问:“鬼在何处?”

“大人,皇上他只带来二十名护卫,那京城来的报信马快,与车驾同行返回洛阳,那护卫为何只剩下十九人?”

“着哇!”王袭恍然大悟,“那报信马快是其中一名护卫装扮的。”

“十有八九。”宫九泰是王袭的师爷,更是第一亲信,他和王袭自然是荣辱与共的,“大人,皇上此举大有文章。”

“皇上态度突变,是有人做了手脚。”王袭感到脊背直冒冷风,“莫不是有人告了刁状?”

“不会啊,”宫九泰首先择清9己,“这里里外外,属下全安置广眼线,能到皇上身边的也都是我们的人,应该是一只老鼠也到不了皇上身边。”

“总之,此事只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王袭当即做出决定,“皇上说不定还有花招,为了判明边报军情真伪,你策马跟上车驾,暗中盯着他们,路上可还有別的文章。”

“属I遵命。”宫九泰乘马跟踪而去。

车驾径直向前,顺子感觉到有人骑在后面追着。他有意落在后面,仔细打量一眼跟踪的乘马人。一眼就觉得面熟,再想靠近些看,那人却下马小解去了。他想了想,回到车旁:“万岁爷,有情况。”

“奏来。”

“有一人一骑跟踪车驾,奴才觉得他像一个人。”

“何人?”

“我们刚进并州时,在官道上领头阻路叩拜万岁的那个宫九泰。”

“胡说,这怎么可能。”孝文帝给否了,“那个老者年已九旬上下,风烛残年,站立尚且不稳,又怎能乘马驰骋。”

“奴才也是猜测,但那身段面目确实极像。”顺子问,“万岁,要不把他抓来,一审便知。”

“不可莽撞,”孝文帝自有主张,“定是那王袭摸不清朕的真实意图,才派人盯梢。”

一旁的王肃插言:“正好将计就计’再给他个假象,让他休想弄清万岁的真实意图,我们才好就中查个水落石出。”

孝文帝胸有成竹:“让他尽管跟,等跟出并州界他就不跟了。”说话间,车驾已离开并州,天色也已近午。顺子再回头看,那一人一骑真的就不见了。“万岁料事如神,那人已不跟了。”

孝文帝见已四外无人,便对顺子说:“我们也该行动了。”(未完待续)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