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拜师(1 / 2)

南宋日记 伯山子鸳 1953 字 6个月前

<font color=red>笔趣阁</font>已启用最新域名:www.<font color=red>biquge001</font>.com ,请大家牢记最新域名并相互转告,谢谢!

虚相见他还未明悟刘涣的心思,当即又从刘涣眼底看到一丝一闪而过的厌恶,心怕此事要黄,便出言打断了络腮大汉的话,道:“魏兄魏兄!阿弥陀佛,我且出尘入世,便已俗家好友的名义说几句吧,依我看来,刘相公其实还是愿意随你习武的,只是他心中却不忘家族教诲,要读书求学,出将入相呢……意思是说,随你习武倒无不可,但却不能终身以此为生计,也不能终身以此来束缚他的发展,你与他即便成了师徒,你却也不能强加阻拦他内心的想法……小相公,我现在却是个凡尘俗世的长辈,说些掏心窝子的话,和出家人虚相无半点干系,你可接受得了?”

他想,侠者以武犯禁,儒者以文乱法,也罢也罢,再试他一试吧。

虚相一生走南闯北,化缘诵经,见过的人实在是形形色色,多不胜数,他历经沧桑,哪里会猜不透刘涣的心思,原来这小子是想一心二用,既要沿袭孔教礼法,学圣人言行,又要学武强身,他是怕自己心思分散,学不好,被老魏责怪呢。哎,说他老成吧,又到底是个孩子心性……

再者,按刘涣想来,他以前本就是一个公务员,现在即便是穿越,可也难改本性,除去吃“官家饭”以外,其他的路,还是毫无头脑呢。

刘涣心中惊愕,暗道这时间当真有这般神奇的东西么,他咬定心思,必然要学有所成。又问及大汉,道:“那虚相大师却也是个武学高手咯?那他和师父比起来,是高还是低呢?”

大汉一听,当即一皱眉头,微笑道:“傻徒儿,那内功心法都是传说中的秘籍呢,自秦汉以后,这世间便是少之又少的,相传岳武穆的师父周桐曾有一套心法传世,但世人从未见过,也不不知道是真是假……你只需记住,我今日所传你的这两套功夫,和虚相大师所修的佛门绝技有相同之处,都是外家横练的法门,修炼过程由外而内,历经寒暑过后,自然能在丹田气海和筋脉之中形成内气,到时候内气循环往复,取之不竭,用之不尽,功夫随心而出,便也修炼至化劲了……那时,天下间大可去得,驰骋疆场,杀金狗,灭贪官,无人可挡!”

但闻“砰”的一声,厢房中的那张木桌子被络腮大汉一掌拍碎,他长身而起,直视刘涣,道:“小娃儿,倒是虚相大师说得急躁了些,我虽看中了你那千里难寻的体质,是个练武的好坯子,难免见猎心喜,起了收徒之意,可你若不愿意,我也不会强来。但而今你这不怒不惊,不痛不痒的表情却是可恶得很,成与不成,给个痛快话就是,你不答应,姓魏的转身就走,就当做你我从未谋面一般!”

对于刘涣而言,这世界真是太疯狂了,还在莫名其妙之间,又多了一个师父。他道:“师父,徒儿姓刘名涣,而今年幼,还未‘冠字’,却请教师父大名!”

到得静能前来叫唤,说虚相有请,叫刘涣师徒二人赴后堂用斋……

大汉听他夸耀自己,心中一暖,当下道:“那你到底是何态度,给个痛快吧!”

大汉听闻,先是沉默一阵,后又爽朗道:“徒儿,实在不是为师不愿意将名字告诉于你,而是为师这些年来杀人越货,被大宋朝廷和金狗视作眼中钉肉中刺,欲除师父而后快呢。为师由北向南,杀金狗,灭贪官,手中性命不知几许,你还是不要知晓为好,等到时机成熟,为师自然会告知于你的。”

刘涣道:“师父用心良苦,徒儿省得了。只是还要请教师父,我们以后当以何处为家呢?”

刘涣见这虚相也是着急了,连出家人的身份都不顾,却是还要撮合自己与姓魏的成就师徒,这看似真诚的假和尚,最他.妈.狡猾不过,都把话说得这般直白,自己又该如何答复,如何辩解,如何推迟……他当下羞愧地低下头去,也不言语,示意虚相所言属实。

大汉道:“徒儿,你这话休得在虚相大师的面前提起,否则出言不逊,有失礼数!那虚相大师出家以来,全身心投入到医术和佛法的修炼上面,对武学一途,倒是有些陌生了……但他那佛门绝技却是千百年来传承的技法,我两若在全盛之时,我不及他。但而今嘛,他及不过我……”

大汉却不像虚相那般机灵,他听得到的,只是些表面的内容,开口便道:“我说你在顾虑什么,原来是对你还不够自信呢,你放心,你我一旦成了师徒,我必定倾囊相授……”

虚相也暗暗心惊,“这人哪里是个十三四岁的舞勺儿郎了,倒像是个饱经风霜,看遍人生百态的中老年人,到底是什么样的经历才造就了他这般稳重的心性,是那千年传承的儒家教义、圣人诗书?还是被这无情的世道所逼,显得呆滞而老成?可怜我那孽徒静能,到底也是个历经苦难的娃,年纪大过他两岁不止,却没能修到他这般境界,这人与人之间,果然是天差地别”。

络腮大汉没读过多少书,一直以来,旁人说他是粗人,他便以粗人自居,直来直往,哪里还受得了这尴尬的气氛。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