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二女引踪贵人情动洛阳城(1 / 2)

北魏孝文帝 王占君 2248 字 12天前

在夕晖的余照中,高耸起三层城楼。晚归的鸦鹊,鸣叫着像一片片乌云在飘舞。微风轻拂,檐角上的铜铃,响起成串动听的叮铃声。卫戍兵士的刀枪,在晚霞中闪着银光。“好一幅动人的画图!”孝文帝由衷地发出赞美。他扭头对并坐在身边的王肃说先生才名久负,何不就此作诗一首,以彰雅才,以悦朕心。”回洛阳的路上,孝文帝为了同王肃交谈方便,一直让王肃与他同车共乘。

王肃倒是说的真话:“万岁饱读诗书,文比孔孟,草民怎敢在圣人面前卖文章,实实难以启齿。”

“先生莫要推辞,待朕抛砖引玉如何。”

“草民洗耳恭听。”

孝文帝张口便来:

晚霞涂金照都城,归鸦起舞动金铃。

戍卒兵刃寒光凝,战马兵车息远征。

如此一来,王肃便难再推辞,略加思索:“万岁,草民献丑了。”

都城高耸映晚霞,百鸟来朝帝王家。

金戈铁马还朝日,大魏旌旗满中华。

这首七绝,不但明显是歌颂溢美之词,甚至已经预示了孝文帝将一统中华的美好前景。

孝文帝赞不绝口:“先生远远超过当年的曹子建,他尚需七步成诗。而先生张口即来,真大儒也。”

“万岁过誉,草民愧不敢当。”

御车已进人关城,孝文帝的目光,被前面车上的两个女人吸引了。由于气暖风和,车帘全都挑起,所以一切都看得真切。这两个少女年纪轻轻’都是大约二八芳龄。她们全系紧身窄袖,头上是红锦白沿罩帽,典型的鲜卑人装束。孝文帝不由得气上丹田,他压住没有发火,而是低声命令:“顺子,盯住前边的锦车,跟上。”

“遵旨。”顺子向驭手交代了一番。

锦车轻快地拐人小巷,到了一座高大门楼前停下。两个少女叽叽嘎嘎地说笑着下了车,径直走上了台阶进了院子。

孝文帝问:“这是何人府第?”

顺子回答阳平王府。”

“下车,朕要进府。”

顺子一时没能领会皇上意思:“万岁,要不要通报阳平王接驾?”

“不用,朕自随意去。”

王肃自律地请示:“万岁,草民在车上等候,还是?”

“随朕下去走走,见识一下朕的王叔,他的府邸是何等模样。”孝文帝回头吩咐顺子命任城王和李冲同朕进府。”

“遵旨。”

“还有,速召江阳王和江瞻来此见驾。”

顺子赶紧做好了布置,接着随同孝文帝迈上台阶,就要进人大门。守卫上前拦挡:“何人如此大胆,不经允诺,擅闯王府。”“大胆,圣驾到了,还敢阻拦。”

“啊!”守门人大吃一惊,怔了片刻,即向门内跑去。

而孝文帝则是一刻不停地进人王府,加快步伐,追上了那两个少女。在她二人身后轻轻断喝一声:“你们站下。”

两位少女乍然一惊:“敢问何事?”

“你二人姓甚名谁?”

“问我们?”紫衣女反问,“你是谁?”

“大胆民女,万岁爷问话,还敢不答。”

“啊!”二人看这阵势,明白所言不差’便双双跪倒’分别报上名姓民女穆红。”

“民女元英。”

“口称民女,何以随意出入阳平王府?”

“禀圣上,”紫衣女是穆红,“她是阳平王之女,是名副其实的郡主。这是她的家,自然随便进出。”

“你二人既为郡王与重臣之女,为何不守朕的谕旨,而公然还穿胡服招摇过市,这不是藐视朕吗!”

“小女子不敢,”元英一急不免说出实话,“这都是父王叫我们如此穿着,说是太子爱看。”

“怎么,太子也在此地?”

“是啊,自打万岁南征,太子便几乎日日在我家府上盘桓。”元英实话实说,“父亲言道,太子喜欢胡服,皇上也不在,叫我去接穆红,共同与太子相见,说不定太子喜欢,就可以成为太子妃呢。”

“这算盘打得倒是精明,这明摆着是为的他女儿日后能跻身皇后之位,而预做铺垫。”

“皇上,也别在这站着问长问短。”顺子提议,“还是到王府的客厅,与阳平王相见吧。”

“哼!朕不会轻饶你们这擅穿胡服之人。”孝文帝气冲冲奔向客厅,二少女心惊胆战跟在后面。

守门人闯到内书房,才见到对坐品茗的阳平王和穆泰,阳平王一见守门人的样子,不由得勃然大怒:“你是王府的听差,不是小门小户的家院,有什么事都要稳稳当当。如此慌慌张张,是何道理?”

“王爷,并非小人失态,是这事太突然了。”

“莫非天塌地陷不成!”

“王爷,皇上来了!”

“啊!”阳平王一惊坐起,“当真?”

“已经进府了。”

穆泰也坐不住了,站起来说:“得尽快告知太子,要他做好准备,不要惊慌失措,更不要说错话。”

“这,是否把太子从后园门送走?”

“如此反倒不妥,已经被皇上堵住了,也只能认了。”穆泰百思不得其解,“也不知皇上为何提前回京,难道是发现了什么风吹草动?”

“本王看断然不会,如果是那样,他才不会贸然进人我的王府呢。”阳平王镇定下来’“无所谓,他有来言,我有去语,有何惧哉。”“好吧,当务之急是安抚好太子。”穆泰头前便走。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